特别感谢@曹门霞客行主编的推荐,让我在简书的第二篇文章《“有话直说”错在哪了?》阅读量就翻了一倍!今天继续分享职场沟通的技巧。
会聊天的人,到底是会聊还是会想?
有一次,我和奥美的前同事聊天。当他得知我在做沟通的咨询与传播时,特别不屑。问我:“你小样性格那么闷,平时话也不多,也能教别人沟通?你可别误人子弟!”
我哥们说的,的确反映了大部分人对“沟通”的理解。如果把说话这个本事分成“开口前想”的内功,与“开口时说”的招式,很多朋友会更看重后者。他们觉得沟通能力强的人,一定外向、嘴巴灵活。
然而,当你仔细琢磨到底怎样才能说出有力、有趣的话时,答案一定是先想清楚要说什么。也就是说,要想在外功的招式上漂亮、有力,一定是先从内功上努力。那些话并不多,但针针见血的沟通高手,用的是脑子,而不是嘴巴。
三个武器,猜透对方心思
像我这样内向的人,如何与自己的老板、客户高效沟通,并逐渐担任500强高管、创业公司老大的沟通顾问呢?
我很庆幸自己发现了“用脑子说话”这个并不是由我发明的秘密。它让“内向”这个常人眼里的短板,变成了我的长板。因为内向,我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与耐心,动脑去“想”到底“说什么”。
“用脑子说话”是一个大工程,今天先从一个最有用的功能说起,那就是在动口说之前,如何猜透对方沟通时的心思。
沟通的最高境界,是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去,具体一点 ,是说的话对方愿意听、听得进去、听完还能按你的愿望行动。所有这些的前提都会考验你是不是能读懂对方的心思。
100%读懂对方心思,是不可能的。我不会玄妙的读心术,也会不会教你这些。但我总结了一个思考模型,可以帮我们读懂在沟通中的心思。我称之为“扫雷-采蜜-淘金”三步曲:
扫雷:避免说别人不爱听的话
采蜜:找到对方听了开心的话
淘金:提炼对双方都有用的话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在重要的沟通开始前,用脑子先完成以上三步,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说傻话、错话的风险,还可以有效地帮我们说出对方爱听、且有用的话。接下来,我结合一些案例,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三步背后的讲究。
扫雷:动脑想清楚“哪些话绝不能说”
职场上, 有太多的人我们得罪不起。老板、客户、同事、甚至是下属,都可能仅因为一句不合适的话,就形成了对我们不利的印象。
要规避掉所有不合适的话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少说“不知趣”的话。如何做到说话“识趣”呢?我自己有三个基于实践的体会:
提前警告自己,规避掉“常识”中不该瞎说的话,比如问工资等
主动观察、思考甚至打听哪些话题是要注意的
记住,永远别在与你沟通的人面前,说别人的坏话
这第一条,很好理解;第二条稍加注意,也容易做到。唯独第三条,以我自己的观察,九成以上(包括我自己)如果没吃过亏、或经历过严格训练,都做不到。但这一条恰恰又是最容易让你在沟通时踩中地雷的。为什么呢?
沟通中碰上雷,只能赖自己我们且不从道德的角度分析这有多么不合适。在背后说别人坏话,风险极大。有一次,别的部门的一位同事和我一起吃饭,滔滔不绝地吐槽他的领导,骂他这不行那不行,我坐在那,听得很不舒服——因为有些事我也参与其中,有些事我做得也像他领导一样。虽然他在骂他的老板,但我感觉自己也被骂了。
很惭愧,两年多前,我自己也曾在同事A前,嘀咕同事B的不好。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那年在绩效评估中,大老板郑重地指出我这个问题。那瞬间我特别生气,因为我“觉得”我信任A,所以才在他面前表达我对B的失望。没想到A对我也有意见,借与老板聊天的机会,把我这个行为反馈给了老板。
不过后来,我真诚地认识到这是不对的。说别人坏话时,既不尊重人,也容易把自己暴露在没有标时的雷区中。
职场上,人言可畏。你是想“一吐为快”,还是用你的大脑管好自己的嘴,免得被雷炸了呢?
采蜜:提前准备好让对方开怀一笑的马屁
我认识一位商业顾问A,执业经验近20年,在圈里也很有名。有幸和他一起开会,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不管是在谈正事时,还是闲聊天时,总是恰到好处地拍上客户的马屁。
这种能力,让我羡慕,也让我疑惑。我不明白像A那样的资深顾问,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机拍马屁?这些马屁都是现场想出来的吗?
在多次观察之后,我发现他的所有“马屁”,都是为他的“正题”服务的。举个例子,当时他想打听客户在某个项目上哪些条件是不具备的,比如,是不是缺钱。一般情况下,可以有以下两种问法:
小白版本:您在执行我们的提案时,会不会资金有些吃力?(这是打客户的脸)
入门级版本:您在执行我们的案子时,在费用上有怎样的期待?(让客户直接聊钱,对方心里会很别扭)
A当时的大咖版本,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
“王总,我知道您主持过很多大项目,上线我们今天提议的项目,肯定不是什么难事。为了更好地支持您把项目落地,您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我们哪方面多一些支持?比如,团队上的配合、预算上的支持等。”
大家看到这段话背后马屁的水平了吗?这里藏着三个马屁:
开头就棒王总,说他经验丰富,见过大世面
中间A降低自己的身份,定位成给王总做事的
最后继续降低自己,明明要王总说出自己“不行”的地方,却包装成A要做些什么
像A这样的顾问,经验丰富,人情通透,不过大脑就可以在现场自然地地说出来。但对我们新人来说,这些马屁都是要提前去准备的。
走心又走脑的马屁,谁不喜欢?如何做?用真心与脑子。我自己也是一名顾问,深知为了帮客户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客户,一定要主动给客户创造一个好心情。这是真心;马屁也需要动脑,只有提前对客户及自己的需求有严密、清楚的分析,才能提前采好对方受用的“蜜”,在沟通过程中适时地喂给对方。
淘金:想清楚怎么说才有价值,并真正解决问题
每次,在我和朋友们一起聊沟通时,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怎样说话,才能说得漂亮,让对方听着高兴?
坦白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无解的答案。我想分享朋友F总的案例:F总来自广州,找到我咨询沟通时,她正为内外的沟通弄得焦头烂额。对内,她觉得自己是那个“传递不好消息的人”,向大老板汇报项目中的问题、给下属反馈负面评价等;对外,她要把客户不着实际的要求顶回去、要和合作商“不要脸”地争取利益。
像你我一样,无论内外,她都希望自己能被喜欢,因此,一旦不用传递坏消息,她会把宝贵的沟通时间,花在与对方闲聊天上,虽然聊的时候都能开怀大笑,但聊完后又觉得什么也达到。总之,类似这样的内外沟通压力,让她觉得自己很委曲、心累。
我听完她的描述后,感同身受。因为我和我太太每天工作的内容,与F很相似。但我不得不狠心地问F总一个问题:沟通,到底是为了讨好别人,还是表达价值,推动进展?
沟通就是为了表达价值、解决问题。否则,不如不张口。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在沟通现场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很难。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沟通前必须做功课,问自己怎样才能让即将发生的对话有用?我自己常用的模板问题包括:
对方长远的需求是什么?此时此刻的需求又是什么?
他知道自己的需求吗?还是需要我去启发他?
要满足这些需求,对方的痛点是什么?我怎样帮肋他?
我在对话中,要怎样循序渐进地表达,才能让他认识到我可以满足他的需求?
我要怎样说,才能既顾及他的面子,又让他认可我的想法,最终按对双方都有利的方向推进事情?
在和F总交流时,我用了她自己一个真实商业谈判作为例子。此前,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双方总谈不到一起去。我给她模拟了对方的心理,启发她想清楚对方最需要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并且模拟了谈得顺利与谈得艰难两种场景,同样的“金子”该如何包装。
尽管我不是谈判专家,但聊完后,F总思路清楚很多。“很多商务上的沟通,真的不是要去讨好对方,也不是要与对方去吵,而是真正把有价值的东西表达清楚,推进生意。”她后来跟我说道。
“扫雷-采蜜-淘金”这三步,几乎适用于所有职场上重要沟通前的准备。人在职场,越往上走,沟通机会越来越金贵,沟通成本与风险也会越来越高,带上脑子,想清楚再开口,才能规避风险,让每一次说话都能发挥该有的作用。
感谢你的静阅!
关于作者:
皮皮仲与娅娅文是对同行小夫妻。他俩不是专家,但很多人愿意付费向他们学习“如何说话”;他俩也不是作家,但他们的第一本职场沟通书很快就要出版;他俩初恋在一起十年多,但依旧很愿意与每一位喜欢慢慢向上的人交朋友。对他俩的专业话题感兴趣的,欢迎简信勾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