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朋友圈微商一日刷三遍广告,不得已屏蔽几个还都是熟人。这都不算什么,偶尔看几篇严肃的文章还是教怎么做人的。什么教你提高情商、教你改善交际能力、教你怎么把生活过精彩等等,再看那些教人的观点,有些真心无力吐槽。
这样的情况,长期刷朋友圈的人都会遇到,有些人喜欢看,看久了又隐约觉得哪里不对,这难道不是升级版的鸡汤吗?干脆直接置之不理。
应该说,随着原创自媒体的增加,写鸡汤文章的门槛已经提高了。作者要是不讲一个看上去真实具体的故事,读者会觉得不接地气;作者要是不用点心理学和社会学之类的知识,读者也会觉得不够权威。比起《XX说过最励志的十句话》那种简单粗暴、空洞无物的鸡汤段子,现在一些教做人的文章已经上升到解构主义层面,也越来越多地得到有较高阅读能力者的认可。
只是,我依然不信。
我觉得,朋友圈的千字文可以教会一个人如何把普通食材做出十种味道、把卧室收纳功能发挥到极致、把垃圾废品变成艺术品、把平白的墙面做出后现代艺术气息,但是不可能教会你高情商,不可能让你学会爱,也很难提高你的交际能力。
这是因为,所有无需性格因素和三观支撑的生活技术,只要你愿意付诸行动,总是会有收获。但是做人、做事、思维方式这些东西,是遗传基因+长成环境+教育的结果。人际交往能力和爱的能力就属于这个范畴。
一般去阅读励志文章的群体都是成年人。一个二三十岁的成年人,即使他没有稳定的价值观,性格也基本定型了。很难靠着几篇深度文章改变做事风格和思维模式。而在人性的认知方面,有些人天性鲁钝,有些人天生洞悉人心。有识人而不露,有人则善利用人性。如果你善于观察你从小到大就认识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基本就是其父母的修改版,哪怕他们比父母读了再多书,知道再多理念,性格特征还在那里摆着。
说的文艺一点——我虽然知道很多道理,但我依然做我自己。真相是——不是我有多么诚挚,是我不可能仅仅靠读一点所谓深度文就能改变自己。
这仅仅是因为“人类任何一种能够测量的特征,比如性格、体育能力、幽默感等,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先天特征会占据上风。后天因素能改变的少之又少。这个观点在理查德·道金斯那本著名的《自私的基因》里已经进得很明确。
当然,你可能会反对这样的说法,说你自己就是后天改变性格的例子。这样的错觉,我自己也曾有过。当我经历一些巨大的人生变故,不断反思生命时,我貌似比以前沉默,变得阴郁内敛,我以为我的性格变内向了,实际上我的思维模式仍然是外向型,只是那些挫折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诸多问题,开始有意识地去发挥性格中的优点,规避性格中的缺点。那不是改变性格,是懂得扬长避短。
(如果你愿意,不妨在心里悄悄地和父母对照一下,看看他们的性格特征在你身上有多少体现。你也不妨观察一下你熟悉的发少们,看看他们和父母的性格特征有多少相似。前提是亲生的。)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凡是涉及到性格相关的东西,不经历大悲大恸,难有改观。话又说回来了,教人提高情商也罢,改善交际也罢,都是希望人群对自己有更多友善的关注。前段时间流行一篇热文,观点就是“所谓高情商,就是说话让人舒服。”,我个人也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但是,这事若严肃点讨论,就可能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一个人老是说些让人舒服的话,他就被置于虚伪与真诚的天平之间。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不善言语却真诚的人有很铁的朋友,对谁都善言语的人反而没有人交心。后者可能也是真诚的,但是在初次交往后,真诚的本色比舒服的语言令人信服。
而有些人之所以能说话让人舒服,有幽默感,又让人不觉得虚伪,是谙熟人性+知识修养+温和性格三者结合的结果,这三者缺一不可。你若性格不温和,知识修养不够,对人性的拿捏没有那么准,能对人保持友善和基本礼仪,就足够了。
没有任何一个道理值一千万,如果有,那就有无数个不同的值一千万的道理。
从苏格拉底、老子到罗素、鲁迅,他们都说过无数戡破世事真相的话,你相信哪一条和不相信哪一条都没有关系。毕竟听再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道理是跳出生活才能看清的,而你想要看清生活里的东西,就要体验沙底与浪尖的压抑和刺痛,在这期间你得到的启示就是真正的收获。
网友评论
我知道有坚持而自信的人,
也有既不肯坚持,也不懂自信的人,
恰好,我的父母是有坚持而自信的人,我被这样的人格魅力打动,和几个反感既不懂坚持也没有自信的父母的伙伴,走上了坚持和自信的道路。
我不说环境,不说基因。我不相信。
我只说选择。
我选择卓越。
“如果你善于观察你从小到大就认识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基本就是其父母的修改版,哪怕他们比父母读了再多书,知道再多理念,性格特征还在那里摆着。”不过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有时候兄弟姐妹之间的性格差异也蛮大的,我钻牛角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