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估计大家又要开扒了吧!一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吃亏是福”,一边是人之常情,能省则省,哪边都说得过。说实话,换做几年前,我觉得后者更适合我,而今天……
1
楼下叔叔,年过六十,身体硬朗,从四十岁工厂倒闭,他从来不缺活干。对谁都爱伸把手,谁家有红白喜事,他件件不落。到他家办事时,有的人就不来了。大家都觉得他不值。叔叔到乐观,一句话带过:花小钱看人,值!
去年年初,阿姨突然发病,住了好久的院查不出原因。朋友直接给他联系了省会大医院的权威。折腾了二个多月,检查、手术、治愈,前后花了近30万。家里积蓄只有几万块,朋友却纷纷上门,主动提出借钱。一周不到,钱就全部到位,一门心思照顾阿姨。
2
朋友小Y很随和,有好东西,总想着别人。不管什么,知道谁用得着,随手就给了。可爱抱枕、好看记事本、好吃的甜品等等。小Y和小G新认识,按她的习惯,有啥合适的,都留着给小G。一次,小G买了个发卡,小Y没注意,居然掰坏了。小G脸色往下一沉,小Y爽爽的赔了她一个。自此,小Y与小G渐渐疏远。问及原因,小Y说,不感恩,爱计较,这种人,敬而远之的好。之后,小Y还是小Y,习惯还是习惯,只是再有合适的,也不留给小G了。
3
同学小W,勤劳肯干,凡事不计较。毕业后自己开了个淘宝店,做了四五年,积累了一批老顾客,生意很是不错。小A想一起做,于是小W,手把手的教,从学的那天起,利润五五分。做了二年多,小A怀孕退出了。今年年中,小W想买房,随口聊起还差点钱,小A说,我还有五万多,自己留一万备用,其它都何时你!
从前,我真不在意这些小事。直到老公推荐我一套小说《红顶商人胡雪岩》,看后如醍醐灌顶。胡雪岩以当铺伙记之身,为借款给王有龄捐官丢了自己的饭碗,却自此开始发迹之路。从身无分文,却进退间可调动几十万丙银子,到最后成为清朝首富,无一不是他愿“吃亏”所至
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认为,更精明的人,有可能获得更多利益,但是,他们却忘了,也许一时能占到便宜,但却在占便宜的同时告诉别人要防备你。最后,你所失去的,就远不是一份份子钱,一个发卡,或是一点利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