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诗词很多,最有名的是《葬花词》,是黛玉葬花时吟诵的。
这首词,在八七版电视剧的插曲里只用了前中后三个片段,依的是程高本,所用文本的内容,我基本上也赞同,但实际上,这首词,诸本在个别用词上也有一些差别,在此,我想用一篇短文来说明一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电视剧里用的是"飞满天”,大部分文本及通行本也这样使用,而庚辰、列藏、梦觉、杨藏则作"花满天",我认为还是"花满天"好,一个飞足已,而三个花,那才叫落英缤纷。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帘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杨藏及列藏是"帘中”,而其余七本作“闺中",俗了,不及"帘中”,且与前文不连贯。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列藏、杨藏、戚序、蒙府均作“绣闺”,余本作"绣帘”,我认为这个时候用"绣闺”对,因为,这时的黛玉要离开这间房子,而不是那个时候只是站在帘边向外看,且“闺”与下句的“去”同韵。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柳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初垒成”是杨藏本独有,余本均为“已垒成”,我认为"初垒成"对,已垒成的时间太长,而初垒成,是刚刚,是新房。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侬”,杨藏本改奴为侬。诸本均为奴,理由是——这词为黛玉一个人时的吟诵,古时女子常自称奴家,我觉得不好,理由就是,在书中,她对谁都没有自称奴家,一个人时,又何必这样自称呢?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只有舒序本为“飞落”,余本均为“飞到”,还是“飞到”好。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净土,只有列藏本为"冷土",余本均为"净土",还是"净土”好,与下文之“洁“对应。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亡?
亡,七本为“丧”,不好。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词很哀伤,在网上不认为它是好词的评论也不少,但我们应该考虑到,由于雪芹是代书中人物写诗,而这些诗又总是带有揭示后文及人物命运的谶语性质,所以在遣词上会受到限制,自然不能尽善尽美。
正如木心先生说的那样,《红楼梦》里的诗词就像海草,在海中才更美,读者最好不要把它拿离小说来欣赏。
我个人觉得这首词文辞优美、思想深邃,真实地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更为重要的是,在小说里,它不仅述说了黛玉的命运,也述说了大观园里所有女孩子的命运。
由于生在那个时代,"风刀霜剑”逼的可不只是黛玉一人,当一个少女结束花团锦簇的闺中时代而要去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她的悲剧也就开始了,上到贵妃、下到侍女,无一例外,这就是《红楼梦》要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