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面对“慢小孩”,应该怎么办?

面对“慢小孩”,应该怎么办?

作者: 遇见皓妈 | 来源:发表于2017-05-04 00:04 被阅读355次

2017.05.03     星期三     7:35

今天,儿子穿好园服后开始哭闹。

“我不想去幼儿园,不要穿这个衣服。”

“能和妈妈说说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儿子不理……

“等你感觉好一点了我们再说吧,妈妈在沙发这先看会书,你随时可以来找妈妈。”

哭闹了五六分钟,自己开始看书。

面对“慢小孩”,应该怎么办?

差不多翻看完一本书后……

“妈妈,我想讲这两个故事。”

“可以呀,讲完故事以后呢?”

想了一下……“带个玩具去幼儿园”

“没问题。”

讲完故事开始慢慢慢慢的找玩具……8:38分又开始看书……

“请问你选了哪个玩具呢?”

“还没找到呢!”

“嗯,慢慢找。”

又磨蹭了一会儿,“我拿这个枪好不好?”

“没问题呀。”

8:45到幼儿园,开心的说再见。这时早餐时间已过,让他学会承担自然后果。

养育孩子就是修心的过程!


在我们生活中,你是否经常说或听到“快点!快点!再不快点来不及啦!”

催促真的管用吗?“越催越慢再催熄火儿”,想想看,是不是这样的呢?

情绪

催促的过程中,家长的情绪在一点点被点燃,然而,情绪的积累到最后的爆发,孩子成了最终的受害者。所以说,做为父母,要先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样对于孩子建立自信是有帮助的。否则,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是一个惹麻烦的人,在孩子的大脑中会形成一些对自己的负面看法,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说,给情绪找个出口:闭上嘴,迈开腿,然后使用灭“火”口诀——“一离二吸三凉水”。当你平静的无孩子沟通时,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磨蹭

龙应台和很多权威专家都在告诉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允许他“慢慢来”,但这并不代表,允许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毫无意义地无限制拖延。所以,我们不应该每天都纠结于明知不能催,却忍不住不催,催完又后悔的死循环里。首先我们要搞明白,孩子到底为什么磨蹭?磨蹭有几个类型呢?

第一个类型:吸引注意型

当孩子有好的行为时就一定要鼓励和肯定他,当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时暂时忽略他、不理他。鼓励孩子时一定要具体,说细节才有效。

第二个类型:家长期望过高型

把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加入时间因素,给孩子一个进步的空间,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到努力后的成功——成就感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第三和类型:父母包办型

从生活习惯开始,要给孩子自己锻炼的机会,让他多尝试,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好,生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四个类型:杂乱型

因为无法提前完成必须要做的事情,又没有自主时间,孩子就会消极抵抗,表现花样翻新的磨蹭。

第五个类型:慢半拍型

对于这种慢半拍的孩子,家长一方面要有适当的期待,另一方面要训练他的反应速度,以加强孩子的竞争意识。

第六个类型:缺乏时间观念型

需要训练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中的任务,持之以恒,提高自制力。

第七个类型:注意力分散型

需要家长帮助孩子设定小目标,明确让他做什么,最开始以10分钟喂单位,然后延长至15分钟,依此类推,直至40-50分种。这个过程也是提高孩子自制力的过程。

了解孩子孩子磨蹭的原因后,就能够合情合理地分类,分清父母和孩子的责任。唠叨和催促只会让人变得手忙脚乱,速度更慢。父母需要警惕,除了唠叨催促外,盲目比较与“贴标签”,也会让孩子变磨蹭。

从自我概念的形成来看,孩子在三四岁到十三四岁,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最大,如果每天顺他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着也没做好、那也不满意等等,这些评语累计起来就形成了各种标签,孩子就会按照这些标签来表现自己。“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等孩子过了青春期心里我阶段(从青春期到成年),这些标签就会内向循环,内化成为孩子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即性格。积极的标签促进孩子潜能发挥,帮助孩子进步。

孩子磨蹭怎么办?

                                   01  

帮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小孩子是没有时间观念的,他不知道5分钟有多长,也不知道珍惜时间的好处 。可以利用闹钟或者沙漏来培养孩子时间观念。

                                 02

让孩子面对“慢”带来的问题

我们总是说放手,却总是舍不得放开。,然而当你放开后,你会发现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面对并解决某些问题。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自然后果法”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让他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已所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

                                  03

让孩子体会“快”带来的好处

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慢了要批评,快了是理所应当,不去关注和认可他的进步。在孩子快的时候,可以给他一些奖励,比如他想要做但因为没时间不能做的一件事情,又或者多讲一个故事等等。

以鼓励的方式激励孩子,这样他会变得更有效率。

                                   04

教授孩子生活技能

很多时候孩子慢,是因为他们做事不熟练,或者方法不对。比如餐具使用不顺手,比如玩具不知如何摆放等等。

所以,这时家长要及时地把你的生活经验传授给他,给孩子多一些关注和指导。

                                   05

帮孩子合理规划好时间

小朋友没有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但他们有一个特别好的优点就是一旦规律养成,很难再改变。

所以,可以和他一起做个时间表,把学习时间,看动画片时间,自由活动时间等都列上,引导孩子执行,让孩子形成做事有条理,有规律,有时间观念的习惯。

                                   06

家长要拒绝包办代劳

早晨孩子上学时,很多家长怕娃赶不上,就会帮忙穿衣服,洗脸,结果就养成了孩子不紧不慢的性子,他们想着反正有爸爸妈妈帮我做呢,我等着就是了,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有时间观念呢?

孩子在幼儿园表现的胆怯、畏缩,但是更多的时候是迷茫。

因为孩子从来没有体会过自己穿脱衣服带来的成就感,孩子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饥饿感,因为还没有饿的时候,家长已经把饭喂到了孩子的嘴巴里。

所谓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对于孩子来说,也许并不意味着懒惰,而恰恰是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被剥夺以后的空洞与迷茫。

孩子逐渐变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

父母可以包办生活,但包办不了成长。速度可以训练,惰性却很难改变,千万不能饮鸩止渴。

                                    07

巧用比赛改变拖拉

小孩子都有好胜心和好玩儿的心理。

可以和他用有趣的比赛的方式来解决速度的问题,久而久之,形成高效的习惯。

                                   08

凡事早准备五分钟

很多家长其实自己就有拖延的毛病,再加上孩子小,做事慢,每当时间来不及了,就会指责孩子磨蹭。

自己提早准备五分钟,并且提前和孩子约定好出门的时间。如果提前约定好了,他还是磨蹭,和善而坚定的提醒他自己要按时出门了。

有时候不是孩子慢,而是我们太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管住自己的嘴,不催促,不责骂,关注解决问题。相信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牵着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

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慢小孩”,应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yl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