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黄帝内经自学中医
伤寒笔记:第3篇_太阳病提纲

伤寒笔记:第3篇_太阳病提纲

作者: 中医二羊 | 来源:发表于2019-01-23 22:33 被阅读180次

伤寒笔记:第3篇_太阳病提纲

在2016年我重复读伤寒论,2017年-2018年重复读黄帝内经的素问和灵枢经。

把之前所读伤寒论的的笔记分享出来给在学习中医路上的朋友们一点参考。

2016那一年,三月一日,传统开学的日子,今天开始进入伤寒论条文学习。二羊我继续读伤寒论,一边诵读,一边理解,一边笔记。记录的紧紧是我在读伤寒论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理解。

【伤寒笔记】第3篇-太阳病提纲

原文条目(2016.3.1)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二羊学习笔记:

太阳病提纲:脉浮,头项痛、恶寒。

1、 浮脉主表,也主虚,太阳病之浮脉是浮而有力浮而有根。

2、 头痛为表证常见症状,后世有根据经络分布分为(前额痛-阳明经、颠顶痛-厥阴经、两侧痛或偏头痛-少阳经、后头痛-太阳经),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病不仅仅是太阳经络病,头痛可见于任何部位、我的经验刚起病以后头、额头痛多见。

3、 项为脖子后面部位,太阳病以脖子后面发紧,发硬,酸痛起病。

4、 恶寒为太阳病标志症状,俗语说的有一份表证就有一分恶寒。恶寒有轻重,轻证为恶风,风吹不舒服,怕风。严重的关门窗盖厚被子都任然觉得冷。恶寒也可见于慢性病的阳虚寒凝证,寒在骨髓等。

5、 太阳病为表病,分两种状态,虚实之分。表虚之太阳中风,实证之太阳伤寒。

6、 太阳中风提纲:发热、汗出、恶风、脉缓。

A、 发热,初期可无,汗出可见于明显的汗出,平时容易出汗,出汗后容易感冒,怕风吹;也可见于微微汗出、后背部皮肤润。平时体质弱者没有汗出,以脉为主。

B、 脉缓,缓是柔软松弛的意思,不是缓慢,跟太阳伤寒的紧脉相反。

7、 太阳伤寒: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

伤寒必恶寒,所谓恶寒无论多厚的衣服被子仍然觉得冷。体痛可见于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为主,呕逆可无,也见胃纳差,以脉紧,寸尺脉俱紧为要点。

8、我这两天琢磨,其实张仲景说他家族200多人,死了三分之二了,而且是伤寒十居其七。

这个伤寒不就是外感嘛,至于死那么多人吗?现在细细想想,外感病,如果治疗不得法很容易被治坏。像中后期的高热,神昏等。用错药了又上吐下泻。关键是在古代没有补液,也没有抗生素。一个外感,普通感冒加重导致的肺炎高热咳喘,肠炎严重的腹泻等,这些都很大可能是要人命的。

补液、抗生素有弊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许多病的严重程度。例如细菌感染这类疾病和引起严重上吐下泻,脱水很厉害的疾病。

原文条目(2016/3/2)太阳病是否传变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二羊学习笔记:

1、 所谓的伤寒是外感病的代称,通常以受寒引起的感冒多见。

2、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感冒,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当,最有可能导致变病坏病。

3、 怎么判断这个这个病还有没有在太阳这个最浅表的层面呢。当然还是以脉症合参考。最初发病在太阳,如果出现想吐的症状这个是少阳病的指针,而燥烦是阳明病的特点(少阳、阳明病有详解)。

2017年4月11日补充: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分类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鉴别: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

伤寒论把病分为六个层次:

阳证:太阳-表、阳明-里、少阳-半表半里,

阴证:少阴、太阴、厥阴。

如果出现少阳病和阳明病的症状,那么提示疾病往里传了。相反,如果没有出现少阳病和阳明病的症状则疾病还没有往里传。还是在最表层的太阳层面,治疗还的从表解。从表解如果经过发汗等治疗后病没有往里传,仍在表,再解表一般用桂枝汤。

------------------------------------------

一部伤寒论,一个中医业余爱好者初心,一个行动却拯救了整个中医界。

相关文章

  • 伤寒笔记:第3篇_太阳病提纲

    伤寒笔记:第3篇_太阳病提纲 在2016年我重复读伤寒论,2017年-2018年重复读黄帝内经的素问和灵枢经。 把...

  • 伤寒真意目录

    伤寒真意目录 伤寒真意——导读 六经解 伤寒真意卷一 太阳经提纲 风寒原委 太阳传经 伤寒真意卷二 太阳坏病入阳明...

  • 《伤寒论》第1条

    每日一诵 伤寒论第1条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刘渡舟注解: 这一条是太阳病的提纲,也是表病的...

  • 【伤寒笔记】第12篇_太阳病上篇总结和葛根汤

    【伤寒笔记】第12篇_太阳病上总结和葛根汤 中医二羊 伤寒论学习(2016/3/11) 花了十天把伤寒论的序言和太...

  • 【伤寒笔记】第13篇_太阳阳明合病

    【伤寒笔记】第13篇_太阳阳明合病 中医二羊原创 伤寒论学习(2016/3/12) 读伤寒论的原文,读到今天一个很...

  • 《思考中医》读书笔记6

    太阳病时相 一、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伤寒论》中有六条病机条文,以及六条时相条文。以“之为”为句式的提纲条文...

  •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是太阳病的提纲,也是表病的总纲。“太阳之为病”,从提法上来看,就反映了张仲景六经分证是...

  • 📖伤寒论条文398条(全)|学习笔记📖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30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0~127条) 伤寒论条文抄录|学习笔记

  • 【伤寒笔记】第6篇_桂枝汤证坏病

    【伤寒笔记】第6篇_桂枝汤证坏病 伤寒论学习(2016/3/5) 自从宋代以来,学习伤寒论的医家也越来越多,对伤寒...

  • 太阳病——伤寒

    论述:太阳病是太阳所主肤表与经络感受外邪,正邪交争于体表,营卫功能失调而发生的疾病。 症状:恶寒明显,发热,无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伤寒笔记:第3篇_太阳病提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dd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