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红楼

作者: 浮萍似梦 | 来源:发表于2018-04-11 11:08 被阅读4次
                              人性与神性相争 ——贾府没落的关键制造者

纵观贾府由昌盛走向颓败之势,似乎贾府中人人有责,但又似人人无责。当看到贾府“三闹元宵”的挥霍奢靡,似感贾府没落实乃人人之责;然细看红楼,又渐渐喜欢上里面的人物,尤其是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所以又觉得人人无责。细细品味,贾府的没落关键还在于荣国府的“逆子”——贾宝玉。这就有牵扯到他的“人性”和“神性”了。

宝玉作为一名封建大官僚子弟,有其纨绔子弟不足的一面。他几次三番与薛蟠出去饮酒作乐,而薛蟠是何等浊物啊!在三十回中,宝玉从外面躲雨回来,久久敲门而不见人来开门,最后当袭人来开门后,他就往袭人怀里踹了一脚(虽然不是有意踹袭人的),还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写出了他耍主子性。这两点就是宝玉的“人性”方面,是典型的败家子弟的形象,无疑是贾府没落的一大根源。

小说在第一回说到宝玉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是衔女娲炼石补天时遗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转化的“通灵宝玉”出生的,这就是从虚幻世界肯定了宝玉的“神性”,是通了灵的宝玉。当然,小说也仔细描绘了宝玉在日常生活中的“神性”,且看下面。

一是从宝玉的价值观来说的。宝玉在这方面来说是离经叛道,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宝玉怕读八股文章,还怕追求仕途经济道路的父亲贾政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西江月.嘲贾宝玉两首》中写他“: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孝无双。”就是这个道理。然而他又是贾府老祖宗贾母的心肝宝贝,得宠于全府上上下下,贾府的兴衰系与一身。可是就这么个人却是封建社会的“逆子”,满脑子想的都不是仕途经济学问,是封建社会的异类,试想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会允许他的存在吗!封建君主专制是不允许有别的声音的,所以这也是贾府必然没落的一大根源。

二是从宝玉的人生观中的爱情观来说的。宝黛之间的爱情也是被赋予神性的。小说第一回中说到,神瑛侍者(贾宝玉)对绛珠仙草(林黛玉)有甘露之惠,当神瑛侍者下世为人时,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即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的眼泪都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所以就有了宝黛之间的凄婉迷惘的爱情贯穿全文。宝黛之爱是两厢情愿的自由恋爱,是超脱世俗的灵魂之爱,是知己之爱。然而封建社会讲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贾府的统治者瞒着宝玉,帮他把宝钗娶过门,打碎了宝玉的自由恋爱之梦,断送了宝玉活在世上的希望。宝玉对爱情的专一性与追求爱情的唯美性是不为封建社会所容许的,所以宝玉必遭社会的排挤,这又是贾府必然颓败的一大根源。

三是宝玉人生观中的平等观。宝玉是贾府中主子,然而他又与府中众丫头、小子们称姐弟,道兄弟,毫无主子脾性。尤其是关爱女性的程度,在今天社会来说也是十分难得的,何况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中。在小说第四十回中,宝玉在贾府热热闹闹摆宴席的时候偷偷跑出去到水仙庵吊念死去的丫头金钏,其情之真挚令人感动。三十回中,宝玉看到龄官在地上划“蔷”字,天又下大雨,忙叫龄官去躲雨,却忘了他也在雨中。三十一回中,为博得晴雯一笑,把自己的扇子拿给晴雯撕,还抢了麝月的扇子让她撕。在晴雯死后,宝玉写了《芙蓉女儿》祭奠她,写得十分的感人。细细读来,满篇都是宝玉的肺腑之言,真心吊念之语。试想想,在封建社会主尊仆卑的时代,一个主子能如此地关爱女性,而且是丫鬟,能说不是超脱了人性了吗!然而就因宝玉如此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甚至说“男人是泥做是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来称赞女性的灵性美,所以他整天混在脂粉堆里,无心无意于仕途经济,使他脱离了社会。这又是贾府没落的一大根源。

宝玉以上的种种不同凡人,就是他超脱人性的表现,是神性。也就是这种神性才令宝玉远离了封建世俗,远离了仕途经济道路,才使得贾府后继无人,最终走向没落。对高鹗续书说贾府中兴之事,我不敢苟同。我比较偏向于1987年版王扶林执导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贾府的结局。死的死,远嫁的远嫁,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贾府一败涂地。而且剩下是也是人丁散落(指活着的宝玉、宝钗、巧姐等),势难再回,贾府彻底颓败。至此,林、王、史、贾四大家族彻底没落。

我偏向于电视剧的结局是因为它把贾府由昌盛走向没落表现地淋漓尽致,把《红楼梦》彻彻底底地演绎成一部典型的悲剧,更加地震撼人心,发人深省,从而达到反思、自省、觉悟的教育意义,彰显出《红楼梦》的现实社会意义。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贾府的衰败关键在贾宝玉,这也是曹公安排这一人物的目的所在。曹公苦心描绘出宝玉这一人物的超凡脱俗与神性,刻画出这一划时代的完美男性,然而就连这么个人竟也挽救不了贾府的倾颓之势,更是说明了贾府没落的必然性,揭示了封建君主专制必然灭亡的时代趋势。这需要怎样的胆量与魄力啊!很能表现出作者的眼光之深远,对社会剖析之透彻,对人性把握之精准,实在是令人惊叹!

至此,小说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贾宝玉的“神性”,从而实现了宝玉制造出贾府没落之现实(请容许我这样说),而宝玉最后也获得了超凡脱俗的解脱——走向流亡或者是高鹗续书中的坠入空门。总之,贾宝玉最后的灵魂仍是干净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2009-05 于湛江

相关文章

  • 小谈红楼

    纵观贾府由昌盛走向颓败之势,似乎贾府中人人有责,但又似人人无责。当看到贾府“三闹元宵”的挥霍奢靡,似感贾府没落实乃...

  • 谈红楼梦

    谈过红楼梦之中红颜知己,谈过红楼梦之中悲欢离合。谈红楼梦之中人生在世难忘记的美好,谈红楼梦之中感动人常在。

  • 《红楼梦》‖从文化窗口看红楼

    导语: 其实《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谈《红楼梦》就是谈中国文化,《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窗...

  • 4月清单

    4月份,规划着了解下前辈写的美食记。 列了个小清单,雅舍谈吃,随园食单,红楼梦,为什么会有红楼梦,记忆里朋友跟我说...

  • 谈红楼二

    蒋勋老师联想能力是特别强的。对李奶奶是宠而骄,越过界限,宝一而再再而三的惹怒宝玉这一事件中,可以蒋勋老师从宝玉的年...

  • 红楼乱谈

    嫁夫当嫁柳湘莲, 仗义行侠铁肩担, 虽陷泥污身不染, 云游思念昔红颜。 娶妻当娶宝钗妹, 贤惠亲和笑语甜, 秋水含...

  • 浅读《刘心武续红楼梦》

    之所以谈浅读《刘心武续红楼梦》,实在是因为红学研究横亘数年,实难以我学识不足的浅薄见解去侃侃而谈。 我对《红楼梦》...

  • 小谈|《我的红楼我的梦》

    文|木槿琳 红楼迷梦,一入难醒。多少悲欢离合,多少人世沧桑。亦真亦幻,谁知是一场繁华还是一场空! 一段似感似叹的文...

  • 诗红楼梦

    诗中我写红楼梦中悲欢离合多,诗中我谈红楼梦中红颜多薄命。诗中我说红楼梦之中剪不断理还乱感动人间,诗中我看红楼梦里的...

  • 杂诗·谈红楼

    [原创:在光中遇到你] 谈红楼 今谈愚石皆纷纭,都乐作者痴情事。 何笑宝玉余情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谈红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sa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