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文艺批评
何凯凯:陕北民歌与《平凡的世界》内在情感

何凯凯:陕北民歌与《平凡的世界》内在情感

作者: 90后何凯凯 | 来源:发表于2020-05-22 13:34 被阅读0次
(《文汇报·文汇读书周报》2020-03-20-03版)

  陕北民歌是一种独特的民俗形式,以信天游为载体,在黄土塬地梁峁间相互传唱,自由高亢而富有节律,歌词朴质纯真而动人心弦。

  路遥生长在陕北地区,他的母亲马芝兰天生好嗓子,扭秧歌唱道情,是村里有名的民歌手;他的本家五叔喜欢说“古朝”。自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在路遥骨子里留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对他后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描叙家乡土地上的人和事,有着无可比拟的助推作用。路遥本人也喜唱陕北民歌,情感熔铸于歌词,成为其作品神魂的一部分,这在《平凡的世界》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正月里冻冰呀立春消,二月里鱼儿水上漂,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

  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这一唱词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描写孙少安和田润叶之间那种朦胧的爱恋。两人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产生情感上的爱慕自然而然。

  唱词的第二次出现,是在第二部中,田润叶写下“少安哥,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的纸条,挑明了两人的关系。孙少安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两人所处地位已拉开差距,没有了在一起的可能。于是,孙少安选择和山西女子贺秀莲结婚,田润叶也即将和李向前结婚。忆及往事,田润叶内心百感交集,五味杂陈,缠绵的信天游悠然飘来。

  唱词的再次出现,则是在田润叶热闹纷繁的婚礼场景中。各种声音交相混杂,她的思绪又回到从前,她和少安哥的童年,耳畔又响起那令人心醉的信天游。

  唱词最后一次出现,是孙少安在县城拉砖,看着原西河水静静流过,眼前浮现出那次与田润叶坐在河边的谈话。

  唱词中,正月—冻冰,立春—冰消,用的是比兴手法。《诗经》中动辄以比兴手法吟咏爱情,陕北民歌与之如出一辙。

  立春后,鱼儿开始游动,上下漂浮。鱼儿上下浮动时,我开始想我的哥哥,不禁要问,为什么鱼儿浮动,我就会想我的哥哥?第一,时节是立春,冻冰消融。万物有了萌生的迹象,人心也开始萌动。少女怀春,思慕心上人,因时而动,也在情理之中。第二,鱼儿水上漂,就像少女萌动的心,被意中人的一举一动牵动着;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有着“鱼水之欢”的意味,喻指少女渴望得到心上人的青睐。

  这首信天游表达的是少女对心上人的渴望,是一首思念情歌,用来描摹田润叶与孙少安的情感,前者一直追求后者,愿把终生托付给自己的少安哥。所以,当两人在原西河相遇时,飘来悠悠的信天游,既是他俩的恋歌,更像是田润叶的心曲。

  信天游的再次唱响,是孙少安已婚而田润叶即将结婚之时。田润叶想起了亲爱的少安哥,内心美好愿望与眼前冷酷现实的巨大差距,仿佛将她掷入了另一个世界,以往的恋歌更像是无情的嘲讽。

  田润叶无奈地结婚了。婚礼上,新郎不是她的最爱,一切终将破碎,一切终将忘记,一切成为空幻旧梦。此时,悠悠传来的信天游,仿佛成了自己青春葬礼的哀乐,代表着和那个少女自我的告别。

  同一唱词同一乐声在不同情境下的出现,映射着人物内心的五味杂陈。无奈、心酸、悔恨、痛苦,各种情绪纷纷涌上心头。路遥刻意通过信天游的重复,串联时空,将回忆中的美好与现实中的无奈相互参照,从而凸显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在《平凡的世界》中,不仅有反复出现的唱词,还有大量的单一信天游唱词,以表现人物转瞬即逝的瞬间心理状态。

  在王满银结束劳教,带着婆姨兰花和儿女回家时,他放声唱了两段信天游: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莹莹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个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惟有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数上(那个)兰花花好。

  歌词(音乐)酣畅淋漓表达了王满银内心的情感——终于获得自由的情绪释放,以及对婆姨兰花的极度疼爱。

  对于陕北地区老百姓来说,面临的第一是洪水,第二是旱灾。延安、榆林一带地处季风带,降雨集中在夏季。这两种极端的自然灾害对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是毁灭性的。风水失调就意味着饿肚子。由此,田万有的祈雨调,以一种呜咽的腔调唱着,既是无助的祈求,更是庄稼人内心无法抑制的情感——

  晒坏的了呀晒坏的了,五谷田苗子晒干了,龙王的佬价哟,救万民!

  这种通过唱词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急迫程度的手法,在描写主人公孙少安和田润叶时显得更为突出:

  说下个日子你不来,硷畔上跑烂我的十眼鞋。墙头上骑马呀还嫌低,面对面坐下还想你。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有什么心事慢慢价来。

  田润叶表明了自己的爱情,孙少安则迟疑犹豫甚至痛苦迷惘,因为自己是农民,给不了对方幸福,而女方则是吃公家饭的教师。在那个年代,两人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属于两个缺乏交集的群体。尽管相互爱慕,曾经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但现实无情地斩断了他们仅存的联系。所以,对于田润叶的表白,孙少安只能逃避。当田润叶找到田间,见到正在担水浇地的孙少安时,响起的信天游既是他们内心历尽千辛仍无结果的哀怨心曲,又像一个旁观者的调侃。

  通读全书,作者描写孙少安与田润叶的情感时着墨最多,单调与复调的多元组合,使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完整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半鳞半爪表现次要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到小说结尾时,人物的完整性最终显现出来,呈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

  《平凡的世界》中,不只有陕北民歌的留存,还有其他多种艺术形式的运用,比如青海民歌、船工号子、流行歌曲、苏联音乐。

  田万有所编的一个又一个链子嘴,调皮、随性,充满了生活的幽默,在苦难生活中所传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随和率性的处事方式。

  青海民歌出现在金波从部队复员回乡后的反复忘情歌唱中。王洛宾作词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一直在边疆地区传唱。这首歌在《平凡的世界》中共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在第一部的尾声,第二次则是在第三部的尾声。金波复员回乡,对方成了一个思念的存在;当他再次去军马场寻找时,对方早已迁走,成了永远的思念,心中的印记。可以说,“在那遥远的地方”隐喻两者永远是互为远方的关系,更像“月亮走我也走”,永远不会产生交集。

  田晓霞与孙少平的爱情是《平凡的世界》的主线。两人的爱情具有相当多的浪漫性与文艺性。田晓霞兴奋时会唱苏联电影《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孩子们》插曲:

  快乐的风啊,你给我们唱个歌吧!快乐的风啊!你吹遍全世界的高山和海洋,全世界都听到你的歌声。

  孙少平激动时也会不自觉地吟唱:

  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

  可谓文艺与浪漫并存。然而,作者对两人结局的安排,却显得颇为“残酷”:田晓霞之死,让两人的爱情如昙花一现,令人惊艳更令人痛心惋惜。

  这是作者的现实性考量。路遥是现实主义作家,始终围绕现实做文章。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始于第二部的中段,此时两人的差距已有天壤之别——田父已是地委行署专员且其官职仍有升迁可能。孙少平的爱情,就像他的哥哥孙少安,只要自身地位(身份)得不到彻底改变,一切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据说,创作期间,路遥曾打电话给弟弟王天乐,诉说他倾注了人生理想与情感追求的人物“田晓霞死了”。可见,笔下人物熔铸了作者最真实的情感。

  《平凡的世界》吸纳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将陕北民歌及多种艺术进行多元组合,塑造了众多情感丰富意蕴深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每一个不甘平庸奋斗者的真实情感历程。​​​

相关文章

  • 何凯凯:陕北民歌与《平凡的世界》内在情感

    陕北民歌是一种独特的民俗形式,以信天游为载体,在黄土塬地梁峁间相互传唱,自由高亢而富有节律,歌词朴质纯真而动人心弦...

  • 蜷缩在小世界里的猫

    凯西童年时代,寄养在别人家,她的沉默的外表掩盖了情感充沛的内在世界——被阿三称作是凯西的小世界,反正没人在意,没人...

  • 在成长需要抉择的时候,重读《人生》

    作者:何凯凯(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他的文字苍凉雄奇,如陕北的山,遒劲昂扬;刻画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描摹...

  • 《陕北民歌大舞台》特色演出

    《印象陕北》陕北民歌特色演出简介 我和“歌王”有个约会! 西安唯一的、陕北民歌特色演出! 西安南门外陕北民歌大舞台...

  • 何凯文

    首先,我是何凯文的学生,就是听他的课过的六级和考研,定位替换排除,也是一种极好的应对考试以及看英语文章的方式,我现...

  • 崖畔上开花-笛子独奏

    《崖畔上花开》是一首陕北民歌,是根据传统民歌填词而成的新民歌。其曲调来自陕北的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实际情...

  • 酣畅淋漓的《跟你好》

    今晚我们学习了新广场舞《跟你好》。这是从小生活在陕北的词曲家镐天老师创作的陕北民歌,音乐旋律动听,情感质朴,一嗓子...

  • 坚持善良

    就在刚刚 感受到了世界所有的温暖与善意 凯凯手机坏了 帮凯凯买了回绵竹的票 因为不放心这个浑身上下只有4块的不是本...

  • 《世界?》——凯

    “老七起来洗澡了,今天新学校,想想就激动。”“嗯?小六才几点就起来了。”“你看看老五,大家都起来了,说你懒吧唉。”...

  • 何凯凯诗词作品选

    1、五绝·问道 烟尘寻旧梦,成败转头空。 问道何方去,渔舟复向东。 2、五绝·长安雪夜 长安雪夜眠,斗酒纵诗篇。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凯凯:陕北民歌与《平凡的世界》内在情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sq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