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婚姻育儿
再苦不能苦孩子?育儿路上挫折教育不可少

再苦不能苦孩子?育儿路上挫折教育不可少

作者: 御风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7-04 22:07 被阅读1次

    昨天晚上跟做中学心理教师的文友聊天,从写作聊到各自的工作。

    文友吐槽现在的中学生心理问题严重,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越来越多,自己的业余时间大半都被咨询的学生和家长挤占了,最近压力越来越大。

    这一届孩子普遍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太差,一次考砸就开启厌学模式,跟父母闹别扭也会离家出走,跟老师言语不和就要跳楼。文友是九零后,走出校门才两年,她说,面对众多问题学生和忧心忡忡的家长,整个人都要抑郁了。

    谈到不久前刷爆网络的“上海中学生跳桥事件”,文友说,这种极端事件并不是个案,其实未被媒体曝光的例子还有很多。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中心对1.5万名研究对象的数据表明,每5名青少年中就有一名曾有自杀倾向,占总样本的20.4%,为自杀做过准备的有6.5%。

    最后,文友一语道破天机:尽管每个极端案例都事出有因,但最终的矛盾都聚焦在一个点上,那就是如今的孩子成长太过顺利,挫折教育普遍缺乏。逆商低,不但关系到孩子健康成长,更关乎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什么是“逆商”?

    逆境商数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逆商相当于一个人的免疫力。有些家长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把孩子生活中的负面东西全屏蔽掉,孩子便生活在一个近乎无菌的环境里,免疫系统缺乏锻炼,一旦独自面对现实中的是非起落,就会表现脆弱,难以承受。

    犹太妈妈沙拉在中国生活多年又回到以色列,对比中外教育的差异,出版了《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沙拉认为,逆商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社会竞争是综合性的,智商、情商、财商、逆商缺一不可。

    要想提高孩子的逆商,挫折教育不可少。

    关于挫折教育常见的认知误区

    1.故意制造挫折。

    有些家长为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会对孩子过分严苛,动辄训斥或打骂,还美名曰“棍棒底下出孝子”。孰不知,苛责和训斥不但不能给孩子应有的帮助,还可能造成感情上的疏远,封闭了孩子与家长交流的心门,对提高抗挫折能力是无益的。

    2.撒手不管。

    有些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撒手不管,任凭他自己去解决。可是,在家长眼里很小的事,孩子看来已经是大事了,何况当局者迷,指望一个孩子能处理好他自己的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

    3.吃苦教育。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是因为没吃过苦,于是,花钱给孩子报暑期夏令营,送孩子去野外跋涉、到深山探险、深入山区体验生活。轰轰烈烈的夏令营过后,有些孩子反而更娇气了,原来孩子对这种人为炮制的逆境体验并不认同,很容易产生出被动受挫后的补偿心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有的夏令营甚至在挑战极限,曾经有一名15岁的孩子在西安参加拓展训练时中暑,继而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让爱子心切的家长悔不当初。

    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对的三个误区

    [if !supportLists]1.[endif]“没关系”

    这是很多父母面对孩子遇到挫折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特别是孩子因为积木搭不好,鞋子穿不上等小事哭泣的时候,家长常常会用这句话来安抚孩子。家长用自己的认知去衡量孩子的感受,常常会让孩子更加沮丧,认为自己连这么小事做不好,很难树立自信心。

    2.“妈妈帮你做”

    很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溺爱,舍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无条件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有的甚至连作业都要替写。这样精心呵护出来的孩子不仅自我意识严重,抗挫能力也会大打折扣,长大后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会一蹶不振。

    3.“勇敢一点”

    “勇敢一点”“你能行”,类似的鼓励就像毒鸡汤,没有方法论,根本就谈不上营养。要知道,打败人的往往不是挫折本身,而是面对挫折时逃避的态度。教会孩子分析问题,面对困难愈挫愈勇才是挫折教育的关键。

    那么,怎么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逆商呢?

    首先,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爱、信任和尊重。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托底的父母是孩子遇到困难时汲取力量的重要源泉。

    奥地利心理学家、教育家阿德勒认为,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同理心”来体会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遭遇挫折,有时候不需要家长的安慰,也不需要家长帮忙分析失败的原因,他们需要的是被理解、被接纳。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语言,让他安静地呆着,你只需要静静陪着他,让他知道父母永远站在他身后,尊重他,支持他就够了。

    其次,培养孩子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跳出来看事的能力,也叫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还有一个时髦的说法叫“共情能力也就是透过对自己的认识,来认识他人。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把事情还原,看清真相,从而更加心平气和地去对待挫折。

    曾经看到有宝妈分享自己的经历。新来的插班生做了儿子的同位,这个新同位对儿子的示好总是很冷淡,儿子觉得很委屈,发誓再也不跟新同位说话了。宝妈帮助孩子分析,这里的一切对同位来说都是陌生的,一个人来到陌生环境里总有个适应过程。如果换成是你,是不是也会很紧张。

    儿子听完高高兴兴去上学了,很快跟新同位成了好朋友。

    再次,给孩子提供应对挫折的好的范例。

    家长可以跟孩子分享成人克服困难、应对逆境、扭转局面的成功案例,既可以是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是名人故事和别人的故事。对于幼小的孩子,还可以通过阅读绘本进行教育。

    比如,《玻璃小妖的公主裙》讲的是面对攀比,要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鼹鼠小弟挖呀挖》说的是在被冷落时,可以做到内心坦然,坚强独立;《波米卡能行》旨在教育小朋友在面对新的环境时,能够坚强面对;《喷嚏小妖和彩色大象》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放弃。

    最后,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树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来说,家长的所作所为最生动、最真实、最有影响力。董卿有句名言: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先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家长努力提高自己的逆商,自己能做到在困难面前愈挫愈勇,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苦不能苦孩子?育儿路上挫折教育不可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vd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