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部“双减”政策的出台,各地各校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实施。在这样的背景下,几天来,我们教研室一行8人来到本县的几所学校进行视导。
我负责检查、听评音乐学科的上课、备课及相关教研活动。几天下来,有很多的感想,我就借此文聊聊听课的感受吧。
好课应该是流畅的、递进的
沈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的音乐课《掏洋芋》。
上课伊始,沈老师便开始带领学生进行纯节奏的练习,这些节奏练习都是来自新授歌曲里的。应该说,老师的用意是好的,这里的学习是为了后面的新歌教学做铺垫,但是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因为这些知识的教学是割裂的,学生很难把这些单独提取出来的节奏练习迁移到歌曲的学习里去。事实上,这种枯燥的、纯技术的练习也缺乏情境,缺乏动机,纯粹是为了练习而练习。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是不提倡的。
如果,沈老师能够换一种方法,先进行歌曲的整体聆听与初步学唱,然后在教学重难点乐句的时候,再把节奏分离出来进行教学,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柯达伊教学法提倡“用熟歌学本领”,就是指一首歌会唱以后,才是真正用来学习各种音乐技能的开始。
除了此处,沈老师的课中还有多处教学都是割裂的,没有层层推进,互相融合,最后形成一个整体,过渡往往也显得很生硬。
好课一定是流畅的、递进的,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沈老师很谦虚,一上完课就请我提意见,我坦诚地交流了我的想法,愿她能有所启发,进一步改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
好课是真实的、有效的
陈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音乐课《我爱我的家乡》。
陈老师的课循规蹈矩,按照常见的套路模式一步步地执行教学。但是,正因为如此,这节课缺乏生气,缺乏思考,更缺乏实效。
比如,在课的开头,陈老师用了一首《爱我中华》的歌曲视频进行导入。这样的导入事实上毫无价值和实效,学生除了满足一下感官,什么也不能得到。
再如,听了一遍《我爱我的家乡》,老师就提问:歌曲中的家乡指的是哪里?(实际上是指中国)学生答不上,有人说是拉萨,有人说是新疆。
老师再三启发,甚至让学生再听一遍,学生还是很为难。最后,在老师的充分启发下,终于勉为其难地认识到这个“家乡”指的是中国。
不要忘了,这是一节音乐课,应该以音乐的聆听和体验,以音乐素养的提升为宗旨,而不是过份纠结于文字背后的含义。
老师完全可以留一个悬念,等到歌曲学完后,再揭晓答案就行。不必为了这个无关音乐本体的问题浪费这么多的时间。
再如,最后的创编环节,老师让学生回顾家乡的风景名胜,进行歌词的创编。事实上,有关编歌词的话题,我在多年前就曾经踩过雷,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学生在编歌词时,思考的是文字,是家乡的景点,而不是音乐本体。这样的编创事实上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毫无帮助。
我们建议,在音乐课上,一定要学习、练习音乐本体的相关技能和知识。我们可以编创节奏、编创旋律,着力点要放在音乐要素上,而非其他。
这样的槽点还有很多,我不想一一列举了。也许,正是上述种种原因,陈老师的课堂始终乱糟糟的,无法激发起学生真正的兴趣。
好课是真实的,有效的。这个“真实”是师生之间有真正的思维与情感交流,这个“有效”是指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指向学生的学科素养。
好课是自然的、生成的
袁老师和夏老师是两位很年轻的音乐老师,入职还不到五年,她俩的课带来了一种朝气和活力。
袁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的音乐课《唱吧,跳吧》。
她的音乐课非常丰富多彩,有课堂打击乐器的运用,有精心设计的闯关游戏,也有手势动作的加入。
坦白说,袁老师的课并不完美,甚至有一些知识的讲解存在争议,但是整体是有思考,有设计的。
最难能可贵的是,袁老师始终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她的大眼睛自带一种循循善诱的神采,课感非常好,值得点赞。
夏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音乐课《火车开啦》。
夏老师的课并不完美,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课堂的推动性不强,歌曲伴奏还需加强,语言也不够精炼等等。
但是她的课还是打动了我,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夏老师懂得分析歌曲,她是按照歌曲的结构来进行教学的。夏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引导着孩子们通过聆听、观察来对比、分析歌曲的乐句、节奏等音乐要素。
二是夏老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那种真诚投入的神态令人赞叹。她非常关注着孩子们的真实感受,跟孩子们的交流也非常自然真实。整节课中,她带着孩子们或唱,或动,师生是那样的开心而投入。
这样的课堂也许不完美,但一定是自然的、生成的。
回顾这四节课,不由感慨:上一节好课真不容易!
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公开课要常态化,常态课要公开化”。
是的,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理念,认真对待每一节常态课,把每一节课当做一次知识的探险之旅,一次对自我教学理念的验证和突围,那么长此以往,就一定会上出自然的、生态的好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