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国内比较排斥励志书,或者是励志类的视频。大家只喜欢那些按照自己想法来的视频,如果谁告诉你你不够努力,你会立刻反驳:“我根本没时间,我每天那么忙,哪有时间提升自己?”“根本没时间运动,即使有时间我也累得要死,根本没精力。”
实际上,时间是我们自己的。只是我们在不断地忙碌中迷失了。就像关在滚筒里的小白鼠,不断地奔跑,发现自己只是在原地。我们以忙作为自己的保护伞,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能力提升,或者是学习新东西,只是在更努力的“拧螺丝”。
我一直都不反对励志书,我只是不希望自己看了很多书,仍然走原来的路。读了一大堆道理但不行动才是最致命的。
刚开始读励志书的时候,很多话让我醍醐灌顶。因为了解的少,我的认知层次太低了,所以很多内容都可以给我当头一棒。并且觉得他们说得很对。
读多了,好像励志书说的内容都是大致的。所以很容易陷入一种一直听道理,一直觉得别人说得对,却一直不行动的怪圈。如果不行动,懂得再多都只是徒劳。
于是我不再读励志书,觉得那些东西都是千篇一律的。
但后来我发现了励志书的另一个作用。励志书也同时可以给我们打造一种环境,一种被“努力”的声音洗脑的环境。如果你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洗脑,那我们是否也在被短视频以及各种新闻洗脑呢?这种环境让我们去更愿意努力,更愿意去塑造更好的自己。那这件事是不是很值得呢?
我决定,如果不想读励志书,那就至少读100本励志书,要不然你怎么证明你有足够的认知可以凌驾在励志书之上呢?
很多时候人们反感励志,也并不是反感观点。而更多是反感说教的形式。谁教的形式让你想起来你的家长,想起你的老师,想起他们的指责,这些指责让你越来越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我也真正觉得,一个最好的讲道理的方式,就是讲故事,剩下的交给读者自己去领悟。
人不愿意相信别人指出的观点,但更愿意相信自己悟出来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