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午后的阳光很好
爸爸中午回来了,妈妈问他:“你晚上还要上班吗?”
爸爸说是的。
妈妈又问了一遍:“你们晚上还有上班吗?”
爸爸说是的。
我听了,轻轻笑了。
妹妹也笑了,她说:“为什么要说两遍一模一样的话啊!难道重要的事情说两遍吗?”
我又笑了。妹妹的笑跟我的不一样呢。
在饭桌上,妈妈还是想往常那样念叨我:“你看你都这么大了,还是把饭做成这样子……我在简阳就让你做饭,我回来你还在切土豆丝……”
我看了看妹妹,只有妹妹懂我,我们一起吐吐舌头。
我嘲笑妈妈前天说的话,她说是我把绿豆芽放在太阳底下晒,所以豆芽的芽变绿了……这是什么道理?
妹妹也笑妈妈:“你今天怎么和爸爸对话的,你为什么要一直说:‘今天晚上你还要上班啊?今天晚上你还要上班啊’爸爸不是都回答你了吗!”
我说:“有一种修辞手法叫反复……”
“我知道,我们学过!”妹妹说。
“韩国人特别喜欢这种修辞手法,他们用反复来强调自己内心的情感。”我耐心地给妹妹解释。
“哦……”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39746/a6adf27d478d8c5e.jpg)
我觉得,反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修辞手法了。
带着一点非要你给我一个明确答案的孩子气。
就像少女黛玉,明明知道宝玉爱她,却还要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确定。
反复这种修辞手法,和叠词有点像呢。比如说——
“你离开了南京,再也没有人和我说说话”和“你离家了南京,再也没有人和我说话”的表达效果就是不一样的,而多出来的哪个字,让整句话更加温暖了。最亲的人,一定知道这其中的区别的。
就想小时候,我们把父亲叫做“爸爸”;长大了,我们就丢了一个字,直接叫“爸”了。
我看电视里,大人都把自己的父母叫做“爸”或“妈”,我以为,长大了,就不能必须改口了,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努力学着把“爸爸”“妈妈”改成“爸”和“妈”。
后来才发觉,如果有一天妹妹弟弟不叫我“姐姐”而叫“姐”了,他们也长大了。
我还是喜欢多说那一个字,多一个字,或许说话慢了一点,但是每个字都变得温柔起来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多说一个字,反复一句话,让时间变得慢了。
反复和排比就不一样了,排比是强势,是铺陈,是妙语连珠;反复是柔软,是在乎,是支支吾吾。
刘同说:“妙语连珠是攻击,支支吾吾是喜欢。”
所以,妈妈会反复说那一句话;所以妈妈会天天说我;所以……他今天早上的生气,也是在反复确认我的心思,不是吗?
所以说,“哦”“嗯”这样一个字的回复是很冷漠的,就和“呵呵”一样。
我们没有生活在车马邮件都很慢的从前,我们忘记了慢慢用笔写信,甚至在敲击键盘是也舍不得多花点时间多打一个字。
如果你真的在乎对方,就不需要用排比句了,多用点反复和叠词吧,就像小孩子的对白那样
因为,反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修辞手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