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汐枫想了很久,确实有点猝不及防,难以接受,去跟谢知希聊天,本意是想让对方安慰一下自己,谁知道对方非常“人间清醒”,来了一句“一定要有理由吗?”顾汐枫知道凡事不都得有个理由的,但是谁能想象,昨天还在聊天的人,今天就断绝了关系了?顾汐枫这不是一时间难以接受,心里难受嘛。唉,还是自己开导一下自己吧。
顾汐枫知道,有些人走着走着就会散了。对于一些人,顾汐枫是有心理预期的。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顾汐枫一直以为会长久的走下去,直到对方结婚的消息没有告诉她......当初看到朋友圈时,顾汐枫心里咯噔了一下,但是随后就想着是不是因为疫情的缘故就不邀请好友了。但是起码也得说一声吧?前段时间顾汐枫刚有一个朋友说结婚了不能来也没关系,以后疫情形势明朗了再聚,还给寄来了喜糖。
也许这段友谊是真的要到此为止了吧。
但是,在隔天看到对方发了一条朋友圈后,顾汐枫还不死心地去评论了一下,心说:“如果对方回复了自己,那么我们就还是朋友”。顾汐枫从评论发出后就一直刷朋友圈,一有时间就去刷朋友圈,期待看到“发现”页出现一个数字为“1”的小红点,但是等到了下班都没等到。顾汐枫现在想想,幸好自己没等到对方的下一条朋友圈出现,因为顾汐枫刚开始还安慰自己说“对方肯定是忙没时间刷朋友圈,所以看不到自己的评论很正常”......
顾汐枫就是有个毛病,从小到大,顾汐枫丢过一些自己很珍视的东西,有的是因为粗心,有的是因为搬家等外界因素,都会难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于到现在整理旧物时,还是会难过,责怪自己的粗心,责怪自己对这些物品不负责任,毕竟都是倾注自己心血东西,毕竟是想长久留着的。对待人呢?又不是毕业之后不联系逐渐断了联系,而是一直都有联系的啊。然后在某一天,突然就告诉自己:我们不再是朋友了。这很难接受是可以理解的吧?
断了就断了吧,只是自己需要时间来安慰自己。
顾汐枫从来都没对友谊有过什么奢求,但是只要是从学生时代相处到现在的,顾汐枫都默认了会一直相伴走下去的。可是啊,现实告诉顾汐枫不是这样的。上次发生这种事情,还是在大学时期,那是一个关于懵懂时期的爱情的故事。
人真的是会走着走着就散了的,真的是会的。一旦自己存在脑子里的东西有实感了,总感觉有些悲情。我们也许真的是不需要告别的,哪有那么多告别的话要说?说散就散了,没有理由,没有告别,就走着走着啊,突然不联系了,散了。顾汐枫以为都毕业这么长时间了,在学生时期交到朋友到现在还能保持联系的,是真的会一直一直走下去的,说不定十年之后,双方的孩子继续着自己的友情走下去。可是呢?没有了,明晃晃告诉你这是在幻想。其实少了这么一个朋友又不是没有其他朋友了,但是就是难受。现在顾汐枫回家发展了,对方呢?在临市发展,本来还想着最近周末去线下见面呢。这下好了,车费饭费礼物费都省了。估计老天都想让顾汐枫省钱吧。估计今年顾汐枫能富裕起来。
以前顾汐枫是很讨厌没有告别的离别的。但是,凡事都要事不过三啊,这都几次了?爱咋咋吧,谁也不欠谁,没了就没了。
(啊,我感觉我写到最后有点急眼了,本来是想来伤春悲秋一下,并顺便祭奠一下悄无声息地逝去的友谊的。哎呀,还是看开点自在。)
没有任何一段感情是长久不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以前常常说“人生得三五好友,足矣”。行,这下真就只有“三五好友”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所以还是专注自己比较快乐,等到哪一天学会画画了,想要什么本子没有?对了,还有一书架书没读完呢。
被封控在家的那段时间,就想明白了要及时行乐,没想到 或许是自己这个“及时行乐”的念头不够坚定,然后老天又给自己来了个当头棒喝。行,那就及时行乐去。下周就去济南会好友去。
现在想想,初中的朋友也是这么不知不觉就散的,但是自己并不这么伤感,或许是因为在大学里有其他的好朋友的缘故。还是要多出去看看的,太困于一方,早中晚都要出事的。
——回忆分割线——
顾汐枫和对方是在高中复读时认识的。说来真的是一场缘分啊,那年高考没考好,顾汐枫还没来得及思考这意味着什么,就被同班同乡的好友叫去复读了。报道的第一天,一间大的阶梯教室,顾汐枫选择了靠近教室左边那排的第一排位置,第二排位置上已经有人占了。然后顾汐枫报道完就坐在座位上等班主任接下来的通知,然后她的同桌就来了,不多会儿就哭了起来。说实话,顾汐枫当时还没见过这阵仗,都来复读了,肯定都是对那年的高考成绩不满意了呗,或者说是落榜了。现在想想,那时的顾汐枫真的是没心没肺啊,没有安慰对方,甚至还有点手足无措。
就这样俩人做了同桌,不仅是同桌,还是室友。重新寒窗苦读,互相学习,一门心思也都扑在了学习上。后来在高考还剩最后一个月时,他们这批学生回到了主校区,在重新分座位时,班主任照顾她俩,还将她们分到了一起做同桌(顾汐枫比对方的个子高了一头,所以坐在第四排,刚开始还有点心虚......)顾汐枫对班主任的好感度也提升了一点。后来在高考还剩几天时,由于要提前布置、封锁考场,她们就分到了其他地方学习,也就是这一次,终于不是同桌了。当时顾汐枫还有点着急,生气地问对方她被分到哪里了。那时班主任就坐在讲台上,闻言还抬头吃惊地看了顾汐枫一眼(因为在复读的这一年中,顾汐枫从来都没这么大声有有点生气地说话,可以说一直很乖巧)。
现在回想起来,高中时记忆最深的事情就是这些了。那时真的是拼了命学习啊,别说在全省全国了,就拿一个班级来说,差一分,就差了十几二十多名,所以危机感很重。最终大家都如愿考上了自己的心仪的大学,她俩,一个北方,一个南方。彼此在QQ上、在微信上分享着大学趣事,讨论着考研与否。最终是一个继续考研,一个毕业直接参加工作了。虽然中间说过无数次见面,但是最终阴差阳错都没见成功。
本来时间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向前走着,本来快可以见面了,但是最终还是走到了岔路口。
——回忆结束——
友情啊,真的苦涩如歌。从小到大,我们不断交新朋友,老朋友是没有几个了。顾汐枫最“老”的朋友还是高中时期认识的同学,一步步走到现在,结婚生子,继续向前走着。不过最交好的还是谢知希吧,但是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经营不善”差点绝交了。最终还是一部电视剧将她俩重新连接了起来,一直到现在。总会有人走的,这些简单的道理顾汐枫早就知道了,但是当事情真正发生时,却觉得有点空,就如同自己十分珍惜的满满当当的礼物盒里空缺了一角。顾汐枫有时候怀疑自己是不是有情感障碍?不会主动去维系关系,总是被动接受,然后总是失去自己原本跟珍惜的朋友。为此顾汐枫还专门去查了查什么是情感障碍,查询的结果显然不是。就是少根筋吧,对待任何感情,开窍都比较晚,总是要走好几道弯路才能反应过来。
小时候羡慕古人们的友谊,也总觉得自己的友谊也会是那样的,是那种细水长流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但总归抵不过现实。古代啊,联络靠书信,就算吵架了,收到一封信也要好久,估计在信到来之前,气都消的差不多了。现代呢?万事万物都以秒甚至毫秒为单位计算,一眨眼的功夫,估计就错过了一个盛唐。
来来往往,步履匆匆,此次一别,终是路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