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我是家里第二个出生的孩子,姐姐是老大,是女孩。她出生的时候,因为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父亲虽有些不高兴,但没有太过度的表现出来。在我出生之后,接生婆说是女孩时,父亲看也没有看我一眼,气呼呼的直接骑上自行车到单位上班去了。
因为是在农村,所以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都比较严重,父亲骨子里都想要母亲生一个儿子给他。
后来,父亲回到家里就和母亲商量把我过继给别人,这样母亲就可以再生一个孩子,这样就不会超生,也不会违反规定。
母亲当时抱着我不停的流眼泪,说什么都不肯把我送出去。
父亲要把我送给的人家是我的小姑妈。
奶奶当时生了七个孩子,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小姑妈是最小的一个女儿。小姑妈出生的年代,正赶上低标准,家里实在没有粮食养活小姑妈,于是就把小姑妈送到了集中收养小孩的地方。因为吃不饱穿不暖,小姑妈没日没夜的哭,父亲说他常能看到抓着大铁门哭着要妈妈的小姑妈。就这样撕心裂肺的哭泣,导致小姑妈的肺部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所以,小姑妈的身体一直很弱,结婚之后就一直没有生育小孩。
母亲又哭又闹,死活也不肯把我送出去,父亲说:“先送过去,等生了儿子,长大之后,再把我接回来。”母亲说:“别人养了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可能轻易的要回来。再者说,要回来,孩子的心也回不来了。”就在母亲的一再坚持下,我留在了家里。
看过电视剧《都挺好》之后,看到苏明玉的经历,我想,还好家里后来没有男孩,父亲才能够公平公正的对待我和姐姐,没有像苏明玉的母亲那样偏爱家里的男孩而忽略了对家中唯一的一个女孩的关爱。
我和姐姐工作之后,各自成家。父亲家里的必需品, 我和姐姐几乎全部包办。父亲母亲的衣服、鞋子、袜子都是我和姐姐买回去的。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和姐姐大包小包,把家里摆的满满当当。每每这个时候,父亲都会开心的合不拢嘴,满脸的幸福。嘴上也会常常念叨,还是女儿好。
从我自身来看,我觉得女孩是父母的小棉袄,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女孩的心细,心里会时时刻刻的装着老人,会一直惦念着父母的需要。男孩子,懂事一些的,过年过节的时候可能会给父母一些钱。不懂事的呢,估计是伸手问父母要钱的居多吧。
重男轻女,那是过去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认为儿子能够传宗接代,儿子能够挑大梁干农活,养儿可以防老。然而当下看过来,女孩一点都不差,女儿做的有可能会比儿子做的更好。
有时候,夜深人静,我也会想,如果我真的被送出去了,现在会怎么样?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姑妈的身体又不好,我要么是干农活的好手,要么宝剑锋从磨砺出,战胜艰难困苦,变成了一只金凤凰。
哈哈,自己又在做梦了。
因为是女孩,我为能够成为母亲而自豪。
女孩,一样的为家庭做贡献,一样的为社会做贡献,也一样的伟大的祖国做贡献。
齐帆齐第2期28天(9)篇110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