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玉字》

作者: 瑰琦2020 | 来源:发表于2017-07-13 00:19 被阅读98次

《玉字》跟《走窑汉》一样也是一个复仇的故事。看完之后,不自觉地就拿它跟《走窑汉》相比。

就故事而言,《走窑汉》比《玉字》可读性要强一些,一波三折,节奏感强。马海州的性格变化,从冲动到阴沉,从对小四的同情的善良,到逼死张清和小娥的扭曲。人物的每一个变化都有细节的支撑。

《玉字》在这方面的处理就不如《走窑汉》。我想《走窑汉》也许就是刘庆邦的代表作。说句实话,这本短篇小说看到这里,虽然只是第三篇,但我已经有弃书的念头。有种感觉,我已经看了他最好的作品,后面的就可以不看了。我这个人有个怪癖,欣赏了最好的,其他的就会不屑一顾。不过,这本书我还是会坚持看完。因为看之前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一篇都要写不是摘录式的读书笔记,用来练笔。太经典的东西暂时不敢动笔,觉得自己还驾驭不了,比如白先勇的短篇,阿城的短篇。

玉字被玷污后,没有寻死觅活而是回家躺了几天,但又不吃东西,后来起来了,慢慢地正常了,开始她的寻仇计划了。作者有交代为什么发生这样一个变化。但我感觉就是读不到点上。怎么说呢?就是那种我知道是这么回事,但不是那种确实得是这么回事,那种很真实的感觉。

比如,张清怕马海洲,因为他理亏,因为他被马海洲捅过一刀,而且马海洲还把那把捅他的刀带在身上。换衣服下井,马海洲刻意把身上的刀掉出来。那段场景写得很逼真,在字里行间能感受到马海洲的刻意,张清的害怕。细节写到点子上了。《玉字》缺乏这样细致的细节,作者有交代,但感觉细节离细致还有点距离。

故事结构很好,很完整的短篇小说。故事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开始。从玉字被强奸后,回到村里开始。利用插叙把玉字的一些过往补充上。暗暗埋下罪犯犯罪的动机,同时也为后面复仇埋下线索。读者有悬念,故事有动机。整个故事有始有终。

玉字会想到复仇,源于乡治安员韩麻子的出现。韩麻子的出现似乎是很随意的一笔。他想说服玉字报案,却连面都没见上。这个一笔带过的人物,你要读到最后,玉字带着韩麻子抓人,你才知道他其实是玉字心里变化很关键的一个人物。你看到水面上的冰山,还有水面下的冰山要你去发现。我想起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故事的发展,总是只能看到一部分。《玉字》在这方面的处理相比起东野圭吾来说,似乎不够老练。读起来感觉还没那么流畅自然。大约是逻辑上还是不够严密造成的吧。虽然,王安忆很赞赏《玉字》的逻辑关系。她认为中国自古的小说里都以一种自然关系存在,缺少一种逻辑关系。刘庆邦的小说属于能比较好的规避这个缺点的。但是读过国外的推理小说,会发现,其实还是欠缺的。又或许这跟我们的汉语有关系。汉语是最适合写诗的语言。

相关文章

  • 读《玉字》

    《玉字》跟《走窑汉》一样也是一个复仇的故事。看完之后,不自觉地就拿它跟《走窑汉》相比。 就故事而言,《走窑汉》比《...

  • 第153篇 蘧伯玉

    【读史日历】(第153篇 蘧伯玉) 蘧瑗,蘧氏,字伯玉。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伯玉生于仕宦之家,其父无咎,谥庄子,也...

  • 慕瑭书札丨人名读音考证——吴宓

    吴宓的“宓”字怎么读? 吴宓(Mì):字雨僧。现代学者。陕西泾阳人。吴宓(Mì)本名玉衡,以生于阴历七月,取《书》...

  • 从玉簟秋说说簟和席

    从“玉簟秋”说说“簟”和“席” 李清照在《一剪梅》中有美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很多学生不知道簟字怎么读,不...

  • 《说文解字》又说“玉”

    以上字均为“玉”字旁,《说文解字》所收。各字或表示各种不同质地的玉,或表示像玉的石頭,或表示玉的不同颜色、声音,或...

  • 宋词赏析|读《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文字家园】 读《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一个字 读! 两个字 读!读! 三个字 读!读!读!

  • 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大很多

    前几天在简书上看到一位警官学院的辅导员“颜玉读书”竟然可以每天读10万字的书,每天写1000字的读书笔记,每天陪娃...

  • 玉字一悟

    王者腰间挂,谦谦以君子。 瑕中有洞天,致美在人间。 温润持我心,拙朴亦养道。 君子应如玉,念念修威德。 —— 致...

  • 玉苍山问字

    凡山都有名,人取的;名山都有字,人刻的。玉苍山,浙南名山,名山自有字。 我书念得不多,字也不识几个。一上玉苍山,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玉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cv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