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特里尓大学散步时,发现学校的一处宣传栏「Bevor ich sterbe,möchte ich ____?」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在我死之前,我想要____?
拍摄于德国特里尔大学大致看了一下上面的答案:有想像鸟一样飞翔等不切实际的;也有想结婚、想当爸爸、妈妈等很现实的;有想变的富有、环游世界等土豪梦;也有想达成目标、找到梦想的工作等模棱两可的;有想回家、在家呆着等“叶落归根”情节;当然也少不了早点上床睡觉、吃土耳其烤肉等逗逼型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
关于“我死之前”,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2009年,美国华人设计师Candy Chang,失去了一位如亲人般的朋友。朋友的离去,促使她思考了很多关于死亡的事。于是,她利用家附近的一所废弃房子的一面墙,做成了一个巨型黑板,并在上面写满了“在我死之前,我想要____”的填空题,没想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黑板上遍布形形色色的答案。Candy Chang在她的Ted演讲中说:
图片源自网络我们太容易被身边的琐碎小事所困扰,而忘记了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努力坚持自我,铭记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要。我们总是没有勇气谈论死亡,甚至没有勇气去想着死亡。但是我意识到,为死亡做心理准备,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最有力的事情之一 。
英国作家杰妮·唐纳姆的书《我死之前》,讲述了一个患有白血病的16岁小女孩泰莎在生命最后几个月里的经历。即将结束的生命,使她感受到死亡是那么的真实。她列了一个清单——在死之前想要完成的十件事。并勇敢面对死亡,感性对待生活,做了很多生病之前不敢做的事。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使她感受了来自各方面的爱:她与父亲、原本疏远的母亲、弟弟、关系最好的女友、新相识的男友的关系也变得与往日大不相同。
我们总是仗着年轻,把所有的事情推向以后。久而久之,被日复一日的琐碎困住,在浮躁的生活中逐渐迷失自我,甚至忘记了曾经的梦想。我们一直在默默地走,却忘了思考在成长改变过程中,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直到年华老去,岁月渐渐落到了身后,却只能感叹生命中我们留下了什么?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据说是真实的故事:
五官科病房同时住进两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A说“如果是癌,立即去旅游,并首先去拉萨。”B也同样如此表示。
结果出来了,A得的是鼻癌,B得的是鼻息肉。A列了一张告别计划,离开了医院。B继续住院。A的计划是:去一趟青海、拉萨和敦煌;到海南的三亚以椰子树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在哈尔滨过一个冬天;登上天安门;看看雄伟的长城,体会一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滋味;读完莎士比亚的所以作品;力争听一次瞎子阿炳原版的《二泉映月》;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写一本……共27条。
他在生命的清单后这样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不留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在生命最后的几年去实现还剩下的27个梦。
当年,A就辞去了公司的职务,开始自己的行程,去了青海、拉萨和敦煌;第二年,他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通过了成人考试,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去了内蒙古大草原,还在一户牧民家里住了一个星期。现在这位朋友正在实现出一本书的宿愿。
有一天,B在报纸看到A写的一篇散文,打电话去问A的病。A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地槽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B没有回答,因为在医院时说去青海、拉萨和敦煌的事情早已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抛到脑后去了。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从当下就应当思考的问题。思考死亡,能让我们活得更清醒。当你迷茫、痛苦时,不妨像泰莎和A一样,为生命列张清单。想想"这辈子,我还有什么梦想"?
有句话说: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趁年轻,在余下为数不多的生命里,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多想想自己的梦想清单,你就没时间去迷茫、去痛苦了。就会专心致志,抛开一切去完成梦想。
“在我死之前,我想要_____”,这道题及早做海阔天空,太晚做追悔莫及!
因为,梦想是用来实现的,不是用来陪葬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