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庸《大家都有病》读书心得(一)
(图片来自手机拍照)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在焦虑中疲于奔命,水深火热地生活着,早上匆匆忙忙起床,上学,或者上班,甚至来不及吃早餐。
我们循着前人的人生程序,急急忙忙朝前冲,忙着进入下一个程序,却忘记去细心的感受自己周围的一切,比如去仔细观察每天路过的那些树。
其实,我也没有留意到那些树,直到今天,读到朱德庸先生为《大家都有病》,写的自序《在一个时代里缓慢行走》。
在这篇自序中,朱德庸先生说他喜欢走路,他散步的习惯有十几年了,陪伴他一起散步的不仅有妻子,一直在长大的儿子,还有那些树。
朱德庸先生在这篇自序中,非常详细的描述了那一段路上,那些各种各样美丽的树木们,朱德庸先生还发现,“不同的树种在同样一种气候下,会展现出截然相反的季节变貌:有些树反复开花、结子、抽芽、凋萎,有些树春夏秋冬,常绿不改。不同的植物生长在同一种气候里,都会顺着天性有这么多自然的发展。那么,不同的人们生长在同一个时代里,不是更应该顺着个性有更多自我面貌?”
(图片来自手机拍照)朱德庸先生写的这一段话,由树推及我们人类。
确实如朱德庸先生所言,“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情绪变得很多,感觉变得很少;心思变得很复杂,行为变得很单一,脑容量变得越来越大,使用区域变得越来越小。更严重的是,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城市面貌变得越来越相似,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雷同了。就像不同的植物为了适应同一种气候,强迫自己长成同一个样子那么荒谬;我们为了适应同一种时代氛围,强迫自己失去了自己。”
朱德庸先生的这段的话,仿佛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一些之前被我忽略的问题。
作为一个所谓的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现在似乎不需要思考自己到底该穿什么好看,因为每一年每一季,都有最流行的新款的衣服。我们也不需要去考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包包,发型,鞋子,因为各种媒体和商家都帮我们搭配好了。
甚至我们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该过什么样的人生,该学习什么,都有各种扑面而来、应接不暇的各种课程。
生活在这个“眼球经济”的现代社会,各种媒体都在试图抓取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其实无时无刻都在接受被催眠,被洗脑,有时候我们觉得我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自我认知,但是也不好说,那有可能,只是被催眠被洗脑的结果。
有时候,我们会无意识地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的,对某个品牌产生了好感,或者说某一种物品产生了好感。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地去觉察和内观我们的念头,会发现,这其实有可能是周围人宣传的结果,或者是媒体营销的结果。
……细思极恐,我们失去了我们自己,我们如何找回我们自己呢?我个人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当下觉知,对自己的起心动念时刻保持觉察。
(图片来自手机拍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