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开启了运动模式。春暖花开,运动才是真爱。
一开始,选择了跑步,毕竟,简单,楼下的跑道也方便,一圈650米,跑个5圈下来,也能让自己大汗淋漓、神清气爽。
尝试了几个早上,大多是跑一半、走一半,没有完全的跑起来。
一方面,是一个人跑,没有对标,有点儿单调,跑着跑着,有种不想跑的心思;
另一方面,是好久不跑步,几天下来,跑的大腿痛,不想跑。
想运动,又不想跑,咋办呢?
昨天读刘润老师公众号,看到《刘润:如何把一天用到极致?》中,关于高效地休息和运动,
他做了不少研究,请教了很多专家,从训练心肺功能角度,最后选择了效率更高的运动:跳绳。
跳绳五分钟,相当于慢跑半小时。姿势正确的话,
跳绳对于膝盖的伤害只有跑步的七分之一。
跳绳,场地要求小,忙碌的碎片时间即可随时起跳,方便快捷的运动方式。
看到这里,就想试试跳绳,看看是不是舒服。恰好家里有买的跳绳,放在柜子里好久不用了。
早上醒来,拿着跳绳甩开膀子练习,第一次跳了50次,因为速度把握不好,被教踩住了。休息了一会儿,继续跳。慢慢的,可以跳到100次以上了。
跳绳,频率和跑步完全不一样,有一种紧迫感,一种被推着前进的感觉,如果你想停下来,那么,运动就停止了,一旦开始,停下来是一种奢望,毕竟,再次开始,又是新的尝试。
即使停下来,心理压力也不大,可以随时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起跳。不像跑步,一圈没跑完,如果停下来,这一圈就废了,再开始一圈,看着长度,压力妥妥的在胸口。

一边听直播,一边跳绳,看着旁边层次感错落有致的枫叶,心情大好。
跳绳结束,感觉还不错,因为跳绳的频率高,速度相对于跑步快,不一会儿心跳速度就自己上来了。心跳达到一定的速度,才能有锻炼效果。
跳绳是全身运动,上下肢同时锻炼,上下肢的良好协调,才能让保持速度与进度的完美。
跳绳过程中,保持保持每分钟120-140次的速度,跳5分钟绳相当于慢跑半小时的效果。
跳绳在增强心肺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可以预防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萎缩和失眠等疾病,还能提高多巴胺,起到放松情绪的积极作用。
第一次跳绳尝试结束,大概三十分钟,微微出汗。因为在石地板上直接跳,脚底板有点不舒服。
大家如果想跳绳,建议选择草地、或者松软的地方,对脚底板是一种友爱,还能保护膝盖。场地实在不好找,那就在鞋子上下功夫,把脚武装到牙齿,就可以随时起跳啦。

无论哪种运动形式,都是想让自己健康,让自己变得更好。
每一种运动形式,都有使用的边界,跳绳,也不例外。
如果身体过于肥胖,就不建议选择跳绳了。膝盖的压力过大,对于参与者来说,不是好事儿。
为了健康,一定要选择与自身相匹配的运动方式,不可盲目上项目,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毕竟,健康,才是终极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