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连自己也没想过,这几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也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别的可能都适当的取舍,唯有日更坚持下来,中间偶有断过,但多数是一日一日咬紧牙坚持着,也坚持下来了,很辛苦,也很欣慰,有时候看着那一条条垒起来的目录,一点一点涨上来的字数,真的有种盈满感。
回想这么几年,日子一天天地走着,日更也一天天地写着,究竟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自己也觉得神奇,好像很多时候,因为要日更培养了许多的好习惯。
比如说去一处景点特别留意其历史典故,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便于回来记录时有引经据典的素材,有时也会特地选取不一样的角度去拍照,一方面是为了记忆,觉得有纪念意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写文的需要,觉得有相片的加持,内容更丰盈一些。
而且为了日更的需要,看景时更细致了,早先的那些走马观花式的观景方式,摒弃了,慢慢地看得更认真更仔细,还有就是不拖沓了,有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当天要记录的东西必须当天完成,后来就成了一种习惯。
比如说读书,成年后读书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工具类,就挑自己喜欢的言情、文艺,或者社会上流行的不烧脑的这些作品泛读,剧情不复杂,也不用费脑筋,因为日更的缘故,这类没有营养的书籍暂时不能读了,这些内容读过了也就过了,根本升华不成文字情感,也引发不了共鸣,后来就跟读一个APP,看导读中推荐的书目,有选择性地读,没有时间的时候,也利用空余时间跟读,这样就会发现,其实有些书不能单纯从书名判断喜欢不,而是要看内容,用这样的方式,不仅仅能培养读书的习惯,知识积累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然后再用到写日更上,自然也就有了底气了,对上知识点的拓展,对上引用一些有说服力的句子什么的,作用也显著。
比如说对内心的滋养程度,早先遇上不痛快的事,遇上不对付的人什么的,或发脾气,或自己生闷气,反正整个人是处于郁结的状态,开始日更后,好像找到了一个发泄情绪的通道似的,可以将自己想说得,想骂的通通都用写字这样一种方式宣泄出来,真的,每每洋洋洒洒骂上一通,写上一次后,突然就觉得舒坦了,一通百通么,心情也豁达了许多。
有时候就想,其实一件事的因果关系是可以互换的,起先是因为日更所以怎么怎么地,到后来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真还说不清是哪个成就了哪个。
也真有那种感觉,写到深处时,突然就放不下了,那就坚持下去吧,直到坚持不了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