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她就是妈妈的好朋友,皮肤黝黑,头发有点发卷,走路姿势的就是拖着疲惫身体前行,不是做作。因为她每天很辛苦,种地,干活,去到别人家已经收获完地里去挑拣没被发现的果实。
她家房子高点,小时候,在地里玩打火机,因为大雪,没点着。一股青烟让她注意到了我。后面的情节80后都知道了。我被打的上窜下跳。
她经常去山里摘一些山货,每次回来都和会给我家送很多,我买车,她给我车里做了一个小饰品。我结婚,她在我家帮我们忙前忙后。她可能一直把我当小时候的小孩子吧。
为什么突然想起她,看自媒体经常写一些悲惨的生活,类似鲁迅笔下人物。突然就想到了她。老公好吃懒做,整天和大爷一般。儿子如父,后面又生了一场大病。儿媳妇和她不对眼,最后她自己独居。女儿家庭和她大差不差。
但是每次见她,恭敬的叫着婶,她和我聊几句日常,然后依旧拖着疲惫的身体,黝黑的脸上丝毫看不出对生活的不满。
对此,我也分析过,或许年轻她也吵过闹过挣扎过。她毕竟很勤劳,不会满足于一直原地踏步。但慢慢的,家庭环境让他妥协了。然后她可能信了那些迷信,加上为来世积德的传统文化,她选择了接受生活。默默去承受,去承受。一直到永远。
这样的婶子在农村很多很多,年过半百,很传统,又有很多传统技能,然后对邻居所有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待。只不过慢慢的,我们长大了,他们好多也陆陆续续离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