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重生”——《七年就是一辈子》阅读思考与随笔(1)

关于“重生”——《七年就是一辈子》阅读思考与随笔(1)

作者: 若水青卿 | 来源:发表于2024-03-13 15:02 被阅读0次

李笑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他还说,42岁的他,已经过了完整的4辈子,正在走上第5辈子。

反观自身,一辈子还没闹明白。

李笑来认为,掌握任何一项新的重要技能,都相当于重生。所谓重生,意思就是新的一辈子开始了,上一辈子结束了。而如果学了一项技能却没有改变生活,那其实就是根本没学会。

看看自己,这些年工作中做了一些事,之所以没有重生,应该是没有掌握新的技能;也读了一些书,之所以没有重生,应该是读得太杂太乱不集中,同样没有形成新的重要技能。再者,不是什么技能都能助人重生的,那些“重要的”技能,我找到了吗?不确定。找到了就能掌握吗?还是不确定。那就不冤了,难怪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问题是,重生,重要吗?一定需要重生吗?

或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但问问自己,好像这正是自己所求的。人到中年的皮囊下,一直都是一颗渴望改变与突破的心 ,也一直在寻找门径,只是至今不得要领。

因此阅读这样的书,既有一点期待——或许里面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也有很多郁闷与迷茫——寻寻觅觅至今,蹉跎了多少年华,当真是一本书籍就能解决问题的吗?

且先看下去再说。

《把时间当作朋友》——是一本讲“如何正常、正确思考”的书籍。
思考确实是头等大事,回头就找来读。

选择了正确的事情之后,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呢?是“一切都靠积累。”
只有一个点,其实等于什么都没有……
单独的灵感常常还不如个屁。
只有创作过程中生成的灵感才是有价值的。
要围绕着一个点展开积累,延展、连接到更多的点,连点成线,成面,成体,才有可能成为一样东西。作者的这本书就是经过这样的过程写成的。这说明:灵感+积累=成果。灵感本身只是成事的条件之一,还要在选定的领域内坚持深耕,做到足够精专,才可能有所建树。

很多道理上清楚正确的事情,却很少有人真的去做。
是啊,上面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但为什么就没有这样去做呢?

于我而言就在于,高估了灵感的价值,同时又无法正确地估计和预判积累所需的时间。前者容易令人产生过高的自我认同,错误地判断自己的能力和位置;后者容易令人浅尝辄止,急功近利——一口井挖不到水时不是继续往下挖,而是换个地方挖,结果每口井都挖得不够深,每口井都差一点就挖到水。可惜吗?可惜。但是除非调整认知,否则这样可惜的局面还会接着上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重生”——《七年就是一辈子》阅读思考与随笔(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wb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