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艺考生在我眼里就是一群骄傲的小孔雀,我时常会觉得他们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让人觉得他们高高在上、不接地气。
然而实际上,他们不过是一群和我们一样怀有梦想、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年轻人。他们和我们一样,在高考的浪潮中,负重前行。
在舞蹈候考室无意间听到一个女孩子说,“我到现在都还没有吃早饭,没时间吃也不敢吃。”那个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她上午刚考过了广大又赶来了华师,好心疼。这种状态,像极了当年为了高考而废寝忘食的我们。
其实,高考与艺考都是一种选拔方式,只是形式不同,本质上并无区别。
在天涯上看到一个帖子,说文化生看不起艺考生,认为文化课不好的才会去学习艺术,帖子以一个艺考生的角度,声嘶力竭地对文化生进行讨伐。他的某些观点我不敢苟同,但的确有这样子一些人是这样认为的,甚至在很多老一辈人的眼里,学艺术是走投无路的选择,并且未来没有出路。
当然,这些老一辈儿的观点已然落伍,很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艺术修养”这一层面,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有用”和“无用”的概念中,一个学生,文化课还不错并且不打算走艺考这条路,那学习艺术就是无用的。自然也就没有比较为了孩子学习艺术而投入太多,毕竟经济成本和精力成本过高。
其实文化生并非看不起学艺术的,除却一部分对艺术有偏见的,另外的人很多时候是出自于眼红,年少时期,艺术生们大多气质出挑、漂亮张扬,走到哪里都是回头率很高的那波人,而读书时代的我们却如同一只只丑小鸭,很少被注意。更何况,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都没能考上一个好大学,而一个半路出家的艺考生却很有可能考上了自己遥不可及的高等学府,心里不平衡也可以理解。
但若是可以交换,我们愿意么?我们能吃得了那么多辛苦么?
扪心自问,我是做不到的,最直接的原因:我是个吃货,无法抗拒美食的诱惑,无法抗拒食材经过精心的烹调化作美味可口的食物,刺激人的味蕾。吃下美食的那一刻,我会忘却所有的烦忧,腔腹间只剩满满的幸福感。
这世间到底还是对胖子满怀恶意的,常人在可忍受的范围内胖起来尚且会被嫌恶,舞蹈生更是不能胖。有些舞蹈队要求每长一斤肉就要罚50块,比猪肉还贵,“我是个吃货,面对美食毫无抵抗力,只能催吐,以前用两根手指就可以,现在要用三根手指。”蓝色演出服的妹子讲出这些话时很平淡,就像在说着别人的故事。
排除我这样的吃货,更多的人怕是无法忍受艺术生的辛苦吧?听音乐学院的妹子说,他们学院学笛子箫管乐器的那些人,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跟着老师去跑步。很多学乐器的考生都是从5~6岁开始学习,几十年如一日。个中辛苦,怕是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吧?
试问一下,艺考生因为专心艺术或者因为文化课不行想要谋求更好的出路而去学习艺术,文化生又因为什么没有成为艺考生呢?我猜答案会是如下几种:“我文化课还不错,我爸妈不想让我学习艺术”、“学艺术成本太高,我学不起”、“我没有艺术天赋”、“我学习艺术只是为了陶冶情操,是兴趣爱好,并没有打算走艺术这条路”……诸如此类的原因应该占了大多数。
曾经,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将自己和“艺术生”划为两个类别,他们是艺术生,而自己则是“普通人”。直到这次做术科考试的学生助理,我才发现,其实我们都是一样为了梦想负重前行的“普通人”。
这几天来,我站在术科考试的第一现场,见证着他们的辛苦与心酸。为了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他们奔波各地,有的时候,一天甚至跑几场,候考几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情。不停地奔波,无休止的等待,只是为了多一个机会,多一点可能。
“姐姐,我好紧张啊!我都已经在发抖了。”这几天,我不只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姐姐,我赶时间,可以先考么?”稚嫩青葱的面庞发出软糯的声音,让人不忍拒绝。
每一天,诸如此类的请求,都要听上很多遍。和他们接触下来会发现,曾经的“我认为”不过是偏见,他们和每一个备战高考的孩子一样可爱,一样简单、纯粹。
这一刻,我忽然有些庆幸中国有高考这样的选拔制度。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无比憎恶中国的考试制度,觉得它禁锢了人的思想,压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它把我们都变成了读书与考试的机器,终日不得闲。
可是现在我发现,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高考是一种相对公平完善的选拔工具。至少,它给太多的寒门学子,提供了一个可能;至少,排除个别暗箱操作,它能够真正做到公平。除了考试这件事,还有什么是我们努力就能够有回报有收获的呢?
也是直到这一刻,我才意识到,当初老师站在讲台上,一遍遍苦口婆心的劝说着,“考上大学是你唯一的出路”绝不只是虚张声势。考上大学的确不是唯一的出路,人生有很多种活法,但考上大学的确会给你的人生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艺考也是如此,它给那些学艺术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能。
1800多人取其中138,除却没来的,也算得上是百里挑一,能突破重重考验挤进来的,自然是极为优秀的那批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衷心祝福这些孩子能得偿所愿。
当然,也祝愿那些落榜的考生,早日结束奔波,得偿所愿。
本文记于2017年3月 华师术科考试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