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娘炮不值得被拥抱

作者: 冷气不足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22:49 被阅读8次

“不是自己认可维度里的事情就不能接受,就要指责…都8012年了,这个社会还是这样子。

朋友在我转发的一条“网友怒斥央视开学第一课”的微博下面这样评论。

《开学第一课》节目播出不久,舞台上出现的几位小鲜肉,成为了被议论的焦点和炮轰的对象。

网络上的骂声四起,认为请这些娘里娘气的小鲜肉来《开学第一课》对孩子的影响不好,甚至有调侃称:“少年娘则中国娘”,更有甚者,说出了“把这些娘炮当四害除了吧”之类的言论。

随便点开一条相关的微博,下面的评论大概都是骂声居多。但是也有另一种声音,他们对“娘炮”表示支持理解,或者是包容,同时他们也痛斥着网络上不堪入目的人身攻击和偏激言论。

两种声音看上去针锋相对,仔细一想,可能谈论的并不是同一件事情。

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我们在讨论什么。那当我们在讨论“娘炮”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娘炮一词,出自11年前的台湾偶像剧《我要变成硬柿子》,女主形容男主太女性化,生性软弱、胆小怕事时所用。

在百度百科的释义里,娘娘腔用于形容男人动作、行为、形象女性化,其近义词为娘炮,一般用于形容男人娘娘腔,跟女人似的。

近年来,这个词确实被使用的频次越来越多。

气质腼腆、长得俊秀可能会被叫“娘炮”,用粉色的物品可能会被当成娘炮,穿衣打扮比女人精致,皮肤比女人白也会被打为“娘炮”…….

我不得不佩服国人贴标签的手艺之精湛。不负责任的给人贴上标签,一来是急于和对方划清界限,二来是便于痛快地开展批斗。这样的行为实在可怖,又实在可耻。

身为一名资深直男,我对衣着光鲜、妆容姣好的男人并不特别欣赏,也不特别反感,因为这些外在形象,不能够成为评价一个人的核心标准。更何况男性打扮精致,追求美好,是每一个人都值得被肯定的选择;而性格温柔,气质和行为偏向女性,只要不是矫揉造作,也应值得基本的尊重。

衣着精致,气质温和甚至柔美,面带妆容……这些都不能成为将一个人打为娘炮的借口,更不能成为网络暴民人身攻击的武器,至于那些动不动就上升到国家层面的人,如果在生活中碰到,要对他们保持警惕。

我依然记得学生时代不同年级同班过的几个男同学,如今回想起来,他们可能就是容易被贴上“”这个标签的那一类男生。

你说不清他们和别的男生有什么不同,因为根本就没什么不同。他们甚至离所谓的“柔美”、“精致”还相距甚远,剃着寸头,长着大大的喉结,在厕所里一样站着撒尿。只是他们可能说话更细声细气一点,可能偶尔会不经意间翘个兰花指,可能体育课上跑步的动作有点像女孩子,可能不会跟我们一起打球,而是更喜欢跟女同学在一块聊天……但是这些,都不影响他们成为班上的好学生,不影响他们成为我们的好朋友,父母的好儿子,公司的好职员。

唯一影响他们的,是不由分说就强行被人贴上的这个带有侮辱和歧视意的“娘炮”标签。

吴青峰说:"拥有女性化特质没什么不好,我拥有的坚韧和勇敢。我不认为那些恶意批评我的人胜过我。那些隐藏在无人知晓网路之下才敢随意攻击人,却拿不出一点勇气面对,创造自己生活的人,将生命耗在无意义的谩骂、取消他们的人,对我来说才是人格上的娘娘腔。”

我深表赞同。更何况坚韧和勇敢,精致和温柔,这些品质并不会因为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听苏打绿的歌时,我惊叹于吴青峰写词作曲的才华,而不会觉得他很“娘”;看肖骁辩论时,我赞叹于他逻辑之缜密,思路之清奇,而不会觉得他很娘。反倒是那些胡乱开炮,恶意中伤别人的人,无论男女,可能才是吴青峰口中所说的人格意义上的娘娘腔。

 

有一个男人让我至今都印象深刻。

一天晚上我坐公交车,这个男人坐在我的左前方一排的位置,剃着几毫米的寸头,虎背熊腰,长得看上去十分彪悍。

上车后他掏出手机开始跟别人发语音,我无意偷听,但他说话的声音很大,一句“阿拉上海宁”暴露了他上海人的身份。没说几句话我就发现,这个看上去身材健壮的上海男人,有着与他外形完全不符的女性气质,再配上他一口极具腔调的上海话,着实很有喜感。

开过几个站后,司机猛的踩了一脚刹车,站他旁边的小哥的保温杯,砰地一声,从包里跌落出来,上海男人被吓了一跳,小哥连连道歉,上海男人连连翻了几个白眼,拍着胸脯不停地说着“吓死我了,乖乖”,然后在胸前画了几遍十字。我忍不住发笑,这个人,好像反应也太过头了一点。然后他开始跟之前发语音的人开始通电话,我便玩起了自己的手机。不经意间又听到上海男人用夹带着上海话的普通话跟对方吐槽:”……肯定还是比不了阿拉上海啦……这里很多都是那种小村子,这里以前也是从小渔村发展起来的……肯定还是没有那么国际化……”。

我一抬头,看到车窗里倒映着一副俗不可耐、高人一等的嘴脸,突然觉得这个人真TM是个娘炮。

《开学第一课》播出后,其实不乏一些理性批判的声音。

男性艺人,或者说部分男性,越来越精致的妆容和越来越严重的女性气质倾向,并不是我们真正所担心的部分。

批判娘炮的背后,不是男女两种性别的对立,也不是男女性审美的博弈。很多人所批评和唾骂的,是那些流于外表和形式,而没有实际内涵的真正的娘炮。尤其在这样一个商业娱乐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不过是包装出来的“产物”,也同样可以毫不费力地收割数以亿计的流量和粉丝,这样的现象令人担忧。

我们确实应该尊重审美的差异,就像南方人喜欢豆腐脑是甜的,北方人喜欢豆腐脑是咸的一样,审美的多样化值得尊重和理解。但是提倡包容和多元的同时,更需要警惕辨别力的丧失,警惕病态和畸形产物的哗众取宠。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如此敏感、激进的原因。

因为真娘炮不值得被拥抱。

相关文章

  • 真娘炮不值得被拥抱

    “不是自己认可维度里的事情就不能接受,就要指责…都8012年了,这个社会还是这样子。 朋友在我转发的一条“网友怒斥...

  • 又试水彩山水

    说点什么呢。以后就谈点天气好了。怪不得那么多 娘 炮,不当 娘 炮 又做点什么好吗? 来点真山水吧。看...

  • Day 6

    今天被说娘炮,我就论娘炮。 词条释意 娘娘腔,意思是指男生性格、动作、行为、心理、表情女性化,娘炮一般用于形容男生...

  • 【当医学生遇上开学】跨文化交际

    没错就是我被娘炮那节课…

  • 又没有杀人放火,为什么就不允许男生娘?

    因为央视的《开学第一课》 “娘炮”成了当下最热的话题 几位小鲜肉被炮轰得体无完肤 “娘炮误国” “少年娘则国娘” ...

  • “娘炮误国”伪命题的狂欢

    台风天还没有过去,让我想到过去几天抵制娘炮之风飞沙走石般席卷整个网络,“娘炮误国”“少年娘则国娘,娘炮误国,娘炮之...

  • 等车到站-换个游戏版

    娘炮才坐火车去见女朋友。 真男人,就该开T-34。 (完)

  • 也谈娘炮

    "娘炮"一词近来大火,那什么是娘炮呢? 私以为,娘炮是威武而屈,是富贵而淫,是贫贱而移。 娘炮,是面对皇帝的新衣,...

  • 娘炮

    眼下娘炮这个词很火,使用频率很高。多半是一个贬义词,是说一个男人家的,整天涂脂抹粉打扮得媚态十足。又是眼影又是唇...

  • 娘炮

    最近“娘炮”这个词又火了起来,在央视开学第一课上告知要使用乐华七子等一众小鲜肉后引起了网友的强烈不满。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娘炮不值得被拥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ge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