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存款,在大城市就等于裸奔。”
最近,我们和「12件事」团队一起采访了毕业四年的年轻人。
这是当时的一位受访者黄黄,在现场说的话。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深吸了一口气。凭着“对抗贩卖焦虑”多年的媒体本能,我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来反驳她。
但接着我就发现,似乎找不到反驳的理由。那还不如,认真听听她说了什么。
视频之外,我今天还想分享来自他们的一些生活片段。这些片段,共同组成了这次策划里,我对毕业四年这群人的全部印象。
记得往下看。
工作对他们的影响,
似乎都是不可预料的。
想挂掉女朋友电话的瞬间,
才意识到工作对我的影响。
有一天下班,本来我是应该跟女朋友打电话的。但下班那一刻,我真的希望全世界都不要来找我,我只想好好地听一下音乐,好好地坐地铁回家。
这时候,女朋友真的打了电话给我。在手机铃响的那个瞬间,我真的很想挂掉。才意识到,原来工作是这么影响我的心态和感情的。
@KEIRA 咨询顾问
毕业第四年,
依旧是一事无成的一年。
最捆绑我的不是什么结婚的催促,而是事业的进展。面对更年轻的同事,我常常会有危机感。毕业越久这种感觉就越深刻,好像周围同龄人都混到了主管的位置,自己却还在基础的工作上挣扎。
@开喜 广告从业者
一年回家几次,
但我除了工作好像什么都没做。
有一次回家,晚上陪我爸散步,我爸一边走一边跟我说附近公园和街市的变化,又提到一些相熟的人的名字,但我只顾着回复微信里的各种工作群,除了“嗯”好像没说其他。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努力回想跟老爸具体聊了什么,却一句都想不起来。
记得 17 岁那年,高中老师让我在读书笔记上写下“未来十年的目标”。我今年 26 岁,按照当时的职业计划,明年就该成为“某上市媒体公司年薪五十万的主编”了。
WhatYouNeed 今年好像还没有要上市的意思,我的年薪也还没有接近 50 万。但我觉得,没有达到目标这件事,倒不是最让我焦虑的事情,那些意料之外的东西才是。
采访的过程中,阿其和我说,上周提案时自己忽然接到了一通来自体检中心的电话。
“医生说检查结果显示,我有一项指数超标,可能涉及到身体里的炎症,甚至是癌症问题,让我下个星期去复检。”
但阿其当时真的没有时间认真听医生说话,只说了句,好的我知道了,就挂掉电话继续工作。因为在广告公司弄丢客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在不知不觉中,阿其早就把「身体」排在了「自我成长」的后面。
采访过程中,回想这件事时,阿其突然有点忍不住,哭了出来。她嘴里一直反复叨念,想对自己的身体说声“对不起”。
现在的她,会强迫自己去游泳,每天到了 12 点,还会强迫自己睡觉。她希望在毕业第五年到来的时候,可以不用再对身体感到抱歉。
而我想对她说,别哭啦,我们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开始想办法解决,那就会好起来的。
毕竟毕业了四年,
总能找到一些能抓住的东西。
@泞十二 编辑
去追星对我来说,
就像王者荣耀里的“回城”。
毕业四年,我养成了一个小怪癖:觉得自己负能量爆表的时候就去重庆“圣地巡游”(饭圈用语:偶像去过的地方),然后就能变得开心,很神奇。最近一年我去了四趟重庆,每天放空地走在重庆的街道拍照,晚上回酒店写小作文。这样的日子很舒服,觉得自己在慢慢、慢慢地充电。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日常的情绪调节,有点类似于王者荣耀里的“回城”,我通过这个动作来获取正向的能量,然后再回归现实。
@王三木 影视策划
每天都微笑,
是我今年的目标之一。
毕业四年后,我还是在做影视策划,真是专一。但升职加薪了,也算是有点慰藉。
去年年底我做了个小手术。经过这件事之后,我抛弃了一些执念,才明白身体健康,开心快乐真的无比重要。所以也真心希望正在看文章的你也健康快乐。我不知道自己终究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但至少要在当下对得起自己。今年给自己定了 10 个目标,其中一个是:每天都微笑,做个温暖善良的人。我有在好好执行哦。
说回我 17 岁那年在读书笔记上写的“未来十年的目标”。
按照那一份计划,明年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带着他们去旅行,给他们拍好看的照片。但现实是,我还在烦恼着下个月要给多少家用给爸妈。
和一些已经建立了家庭的受访者聊天,我发现,“知足常乐”是他们展望未来的基本答案。
在这个基本答案里,有人当了妈妈以后放弃事业,有人一脸幸福地聊到自己即将出生的宝宝,也有人新婚燕尔,却苦恼着如何跟两个大家庭好好相处。
另外还有一些,没有找到另一半的人,面对着各种升级版的催促压力。
比如小神马。她妈妈在出席别人婚礼的时候,就把婚礼全过程录了下来,分成将近 100 个 10 秒钟的小视频,逐一发给了她。
这个举动,让她一度想当场把妈妈拉黑。
也正因为迫于这种无形的压力,她一直不敢去结束那一段「向父母交差」的恋爱。这段恋爱里的男生也察觉到这一点,却也默默憋在心里,互相不说穿。
在我看来,这算是达成了一种无奈的平衡。此时此刻的小神马,并不愿意光明正大地反对父母的催促,选择了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
但聊天的最后,她终于透露出下定决心要分手了。她笑笑说,甚至拥有了这个念头,自己就不会再频繁失眠了。
欺骗自己是一种痛苦的过程,我只希望她也可以快一点鼓起勇气面对自己,以及自己的感情。
可是拥有了答案,
就能把烦恼关在门外吗?
@楼楼 商业 IP 孵化
接受了我不是天选之人。
我有一位认识了 6 年的职场前辈,月初他询问我的情况,我说发现自己这半年来碌碌无为。前辈告诉我:“总是要积累中发现成长”。这句话让我很是宽慰,我明白自己虽然不是什么天选之人,但也是只诚诚恳恳的蜗牛啊。
隐隐约约感受各种事物的边界感,少了 Fancy 的幻想,这是我毕业第四年最大的感想。真真切切扎进生活里,把一只家猫养成宠物猫的模样,周末假装大厨招待好友,把多个国家菜式变成拿手菜。
相比起其他人不断涌出的烦恼,Sam 一直清楚自己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大四实习的时候,他的工作需要一台相机。
但因为家境一般,加上父母身体状况都不太好,他只能咬咬牙,开通了一张额度 8000 元的信用卡,刷了 7200 元分期给自己买了一台。
毕业后来自经济压力上的焦虑,就是从那时开始的。而且这份焦虑,并没有随着工资的增长消减,反而一直在放大。
他说,有次回到老家,刚好下雨,在那间自己住了 26 年的爷爷盖的房子,他发现天花板上有一大块绿斑,渗着水。
他盯着这一片绿,思考起如果自己的女朋友看到会怎么样。
他不想让她看到。
所以他今年买了车,还向银行贷款,回老家盖了房子。现在每个月的还贷金额已经超过了五位数:“我现在很怕自己生病,或者有什么变故。手头上的工作一暂停,到了下个月的还贷日,我的压力会无法想象。”
我问 Sam,如果让他给现在的自己说一句话,他会说什么。他顿了一下,笑着说:“加油吧,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
大概摆脱那一份绿,就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其实写完这篇文章,我也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毕业之后,你被什么捆绑住了?”
当时我的答案是“行动力”。
因为我总觉得自己想法很多,但随着年龄增长,实现想法的热情和动力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涨了。
但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认真想了想,似乎答案并没有那么悲观。
以前,我觉得“策划一场有趣的活动”,就已经算是一个很棒的行动。但现在,我觉得“写成一篇喜欢的文章+五次和读者认真的聊天+策划一场有趣的活动”,才算是一个足够让自己满意的行动。
说到底,真正的原因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早就变高了。如果“高要求”是一种捆绑,那我也愿意一直被捆绑下去。
想起在更早的时候,我老是跟着大家对那些陈年鸡汤念念不忘,什么“毕业了也要做自己”之类的,并且把这个定为生活的目标。
后来真到了工作的阶段,才发现,那些说“被打磨了棱角”的人,其实前面是漏了几个字的。
完整的版本应该是:“我选择了成为被打磨棱角的人。”
但我明白,这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描述。选择都是因为准备好了承受代价。
就像采访中的那些为了和男朋友在一起,应付着两边家族的人;就像那些为了给到未来的女朋友一份未来,放弃了自己私生活的人;就像是那些为了一份成就感,放弃了感情生活的人。
毕业四年的他们走到现在这里,你可以说他们的某一部分锐利都被磨灭了,但也可以说,他们都是心甘情愿作出了选择。
这样的选择,即使可以被形容为“被打磨了棱角”,也应该是值得被包容的。
你呢,毕业后的你,选择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