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我终于读完了这本明史小说 —— 耗时三天,却感觉见证历史三百年。感谢作者当年明月,竟把枯燥乏味的历史用幽默易懂的表达方式给我们陈述出来。
每一个人物的出现都有一段关于他的叙述,读起来就像读小故事一样,十分惬意。
阅读过程中,我心情随历史情节跌宕起伏。当读到奸臣称霸,我与民共愤;读到忠臣被害,我内心惋惜;读到邪不压正,我感叹世界终究是公平的,天道终究还是会轮回。
《明朝那些事儿》是从朱元璋开始,到崇祯结束,跨越200多年的一部明史的叙述。一个朝代兴衰更替,忠臣奸逆的明争暗斗,皇帝大臣的争权斗势全部都 一一呈现在书中。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历史从来就不幽默,也不乐观,而且在目前可知的范围内,都没有什么大团圆结局。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它的残酷之处在于:无论你哀嚎、悲伤、痛苦、流泪、落寞、追悔——它都无法改变。
朱元璋与千年的丞相制度做对抗,并以自身的治国经验写成祖训的形式想把朱家天下延续万代春秋。却不曾想时代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用以往的经验或许并不符合实际,对后代反倒成了一种禁锢。
朱棣一个能够忍耐的人,一个能够压抑自己欲望的人。他的两种面孔:一种是仁慈和善,他经常和属地的老百姓在一起,为他们主持正义,爱民如子;另一种是残暴嗜杀,用油锅烹死不服从他的大臣,灭杀他们所有的亲属。永乐大典和郑和下西洋是他无法抹去的功绩。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人人只知道唐伯虎点秋香,而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是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那个怀才不遇的中年人、那个心灰意冷的老人—— 一个在无奈中痛苦挣扎、无比绝望的灵魂。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先生留给我们的是“心学”。“心学派”日后成了影响半部明朝史的一大派系。
杨继盛为夏言不忿、为朝局不忿、为死在蒙古马刀下的万民不忿、为天下不忿。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
张居正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也有缺点,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这样的人瑕不掩瑜,让人佩服。
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崇祯皇帝,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只要干不死,往死了干——到最后还是亡国了。
明朝的灭亡是历史决定的、是人口增长与土地不均的矛盾必然结果。
作为明朝最后一代君王,崇祯皇帝既不是“乐不思蜀”的阿斗、也不是苟且偷生的汉献帝,他没有人们所说花天酒地、耽于享乐,也没有恶毒嗜杀、乱砍功臣,更没有对入侵者卑躬屈膝。
相反,他坚持“绝不求和,绝不割让一寸国土”祖训,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只要干不死,往死了干。虽然结局令人唏嘘——到最后还是亡国了。
但我觉得还是要认清历史,还他一个清白——亡国之君并非没有一个好皇帝。他尽力了,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试着去挽救这个已经被他爷爷、老爸掏空国库,大厦将倾的基业。
结局的失败,使他成了亡国之君,受尽后人指责唾骂。不懂历史的人骂他是因为偏见,懂历史的人还骂他,那只能说明从古至今,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价值观都是那么的单一 —— 那就是“只以成败论英雄”!
崇祯最后自尽了,他觉得惭愧。但他无疑是一个英勇的、有担当的领导者—— 或许下到九泉,他的作为也会被朱元璋点赞吧,“不愧为我朱家子孙”!然后拍拍他的肩膀,告诉年轻人不要难过,或许这就是大势。
了解这个世界的黑暗,才能激发自身对光明的追求;了解历史的真相,才能明白一切皆被人性所绕。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固然厉害,但认真生活的你也很美。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有意义又有趣的书。
读一本有意义的书,能让一个人的认知得到拓展;读一本有趣的书,能让一个人也渐渐变得幽默。
那么,千万本有意义又有趣的书籍阅读,便成就了一个内心饱满而有趣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