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香幽幽读书人物
萧红,呼兰蓝天生死处。

萧红,呼兰蓝天生死处。

作者: 1155b2d48170 | 来源:发表于2016-04-27 13:08 被阅读98次

我第一次读到萧红,是在去年深秋的时候。仿佛是黑白相间的胶片里的幻影,仿佛是低沉音箱上响着上个世纪的旋律。我想起胡琴的曲调,想起寒冬里厚实的棉衣和纷繁的乱世里,惨淡的,却又隐忍决绝的笑脸。我有一张她的照片,泛黄的颜色里她调皮地叼着萧军的烟斗。窗外的暮色已经沉了,有纷繁的气息落下来。我听到了童声的讲述,听到了寂静无声的年代里她孤单的开落。

那个时候,东北如此清冷,她正是三十年代文学的洛神
因为有爷爷,因为有后花园,她看到生灵,看到冬天里盛放出的光景。

   她有阔大的后院,有枝干粗壮直刺苍凉的树木,枝皮上有偌大的鸟窝,有成群的飞鸟穿过了层层的天空。她扎着细小的麻花辫,爬到高大的树上看每一只绒毛细小的鸟。冬天里有铺天盖地的冷,她瞅着它们同样的细小的乌溜溜的眼睛,她看到生灵。

   东北经常下雪,厚厚的冰天雪地里结满了白色的窗花和冰凌。小女孩爬上高高的土质的窗台,她有荒草一样的童年。这座小城很小,只有两条街。却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群,各种各样的店铺。有饰品店,有药店,有茶水店,油烟店,布匹店,和拔牙的洋医生。有淹死骡马和小孩的泥坑,有如此将生命在荒凉的乱世年代里,看成贫瘠的精神娱乐的谈资的人群。


没有帝王将相,没有才子佳人,她写庙会,写草台,写河灯,写碧水,从此起作家成为她终生记号。

   庙会跪神,娘娘庙求子,嫁走的姑娘看着戏,草台上有兵车将相,有才子佳人。台下有攀比吵架,调笑和俚语。七月十五的时候,在呼兰河上放河灯。一层层的波纹和水光在潋滟的灯盏下,像是烧起的烟火像是每个人留下的眼泪,也像是无穷无尽却零落雕残的祈祷。她却是如此的寂寞,母亲去世的很早,在草木凋零的秋冬。她有爱护她的祖父母和偌大的院子,院子里结满了花和果树,开满了层叠的枝桠。夏日里黄瓜要开出黄色的小花,要爬上低矮的屋檐。冬日里荒凉的时空里,祖父抱着她吟诗。她记清年轻岁月里的每一个字,那些白纸黑字上的精魂在她此后的时间里荡尽繁华却护她以落字为百世洛神。作家成为她终生的记号,也自此而起。

   我爱萧红,爱着荒草丛生里的淡漠。易卜生写下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出走,像是对生命的热烈拥抱也像是对社会的一种无声的反抗。她离开东北,带着仓皇和满目的苍凉,她屡次被关起来被偏执的执拗着,接受关于家关于制度的裁决。可是只要还活着就要逃离,她在狭小的屋子里写下过生死场,画过精致的画写过现代白话的诗。她的指尖如此冰冷文字如此温存,萧军说他在此刻看到了他生命中最美的女子。看到了晚归的夕阳正好落在她憔悴倦怠的脸上,她有望穿了这个时代和这个年岁的目光。


她低下头,世界缓缓展开 。灯都将亮起,风雪听不到了
她不同于张爱玲,她有同样愁云惨淡但却骸骨不朽的人生。

   我常常想,也许她会想起小团圆媳妇。小团圆曾总是让我想起张爱玲,总是让我想起在碎花的影印里张爱玲写下,雨声潺潺,像是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你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她精致而慧狎,而直到呼兰河传后我才会常常想起那个跳脱的女孩子。她才十二岁就结婚,胡家为了立威无缘无故地鞭打她,直到被跳大神的神婆拿开水烫死。萧红会不会想起这样毫不安稳的现世里我们即使看懂了一切,依旧会是愁云惨淡但是却骸骨不朽的余生。所以遂意,她会选择离去。

   她常常抽烟,坐在鲁迅家平整的常有阳光的院落里。坐在一把简单的清凉的竹椅上,清浅的烟火在她指间散落了,年少的时候屋后的大伯打了一辈子的光棍,别人一说起绝后他就嚎啕大哭,可是日本人来的时候他那条血性的命宁可拼杀尽,洒在热恋的土地上。我始终相信中国人真正的血性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冷漠和物质的凋零而破灭,身在一个物质饱满的时代里我们才有心思去考虑众多的烦忧和矛盾,而在纷纭的乱世里我们念及的却是现在的人们所极少想到的,尊严和品格。

   东渡日本,鲁迅去世,沪战爆发,二萧分手,每一件事都几乎击碎她心口最柔软的血肉刺下无法愈合的伤痕。呼兰河传成为颠沛流离的一生中,萧红的巅峰之作。写作呼兰河传的四个月,是她一生中最幸福最欢愉的四个月。她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她还是穿着碎花袄的小姑娘。看着树枝上的鸟儿,看着冰封的严冬的土地,看着全身都哆嗦的跳大神的神婆,看着孤寂的河灯在黑色的河水里流下去。听着远方空寂的锣鼓,听着野台子上热闹的大戏,听着孩子们削尖了脑袋也要看的不倒翁的表演,她好像回去了。回到了漫天的雪地里捧起雪花的岁月。


那个时候,雪还没有化,女孩还没有长大。

   回到了她不知道家乡会战乱,自己会被订亲,自己会经历囚禁不断逃离,自己会爱上写作笔耕不辍,会在上海的暴雨里遇到了让她遗憾了一生的三郎。她也不会远渡重洋,不会抵达过延安根据地,不会一生中经历种种的感情写下无数的句子。那个时候,生命中所有的伤害和磨难都没有登场,她还是笑得甜美的麻花辫小女孩。仿佛可以悠然的,被宠溺的,任性恣肆的成长。

   小的时候,她在爷爷的草帽上插上二三十朵红彤彤的玫瑰花。东北是一块肥沃富饶的土地,孕育了无数文化巨匠。她却只听到爷爷笑呵呵地说,“今年春天里雨水大,咱们这颗玫瑰花开得这么香。”

   她此后颠沛流离一世,也无法忘记。写下,我将于蓝天碧水永处。

相关文章

  • 萧红,呼兰蓝天生死处。

    我第一次读到萧红,是在去年深秋的时候。仿佛是黑白相间的胶片里的幻影,仿佛是低沉音箱上响着上个世纪的旋律。我想起胡琴...

  • 读书笔记

    《呼兰河传》 萧红 在读《呼兰河传》前,我先读了她的《萧红散文选集》,《生死场》,《夜风》,《旷野上的呼喊》...

  • 生死场

    看《呼兰河传》,认识萧红,看《黄金时代》更想认识萧红,看《生死场》我希望这个世上没有萧红。 她是个怎样的女人? 文...

  • 为什么每一个走近她的男人都会爱上她?

    我对萧红的全部了解来源于她的两部著作——《生死场》和《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的前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萧红的坟墓寂...

  • 读萧红

    最近这几个月都在读萧红的作品,比如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其中对生死场和呼兰河传评价最高,马伯乐篇幅最多,但是反...

  • 萧红

    《生死场》 《呼兰河传》 今年7月份,我在图书馆借了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 当时是因为去图书馆借高尔基的《童...

  • 《生死场》句子摘抄

    看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很想看看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找来《生死场》。 百度是这样介绍的「《生死场》是中国作家萧红...

  • “散”文一篇

    最近受书友影响在读萧红的作品,读了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对于萧红作品,不做具体介绍,从民族解放战争时期的...

  • 萧红:心里有爱的人,写出的故事才有温度

    读完《呼兰河传》,又读了《萧红书信》,现在正在读《生死场》。 越发体会到茅盾在《呼兰河传》的序言中那句: 有讽刺,...

  • 萧红:被三个男人抛弃,一生都在漂泊流浪的文学洛神(才女08)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河畔。 萧红是后来发表小说《生死场》时取的笔名。 萧红的祖上是乾...

网友评论

  • 衣襟戴花ht:加油!
  • 衣襟戴花ht:因为黄金时代,认识萧红。看完黄金时代,有想要了解这个笔尖压抑着嚎叫的女子。挺喜欢这篇文章。看完它我想到了4个字,爱得深沉。
    衣襟戴花ht:@黄晨晨1995 fighting!!
    1155b2d48170: @衣襟戴花ht 谢谢,我也是看了许鞍华的电影,特别喜欢就看完了所有的书。

本文标题:萧红,呼兰蓝天生死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sc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