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凡人闲文!傅申1980。散文✨满天星
河南两大美食,居然有如此的渊源,背后别有深意

河南两大美食,居然有如此的渊源,背后别有深意

作者: 文史挥墨 | 来源:发表于2022-02-24 18:35 被阅读0次

    我国的美食,在世界上都是一绝。各省都有自己的独特美味,如陕西的羊肉泡馍、山西的刀削面、广西的螺蛳粉、北京烤鸭、兰州拉面等,给吃货提供了中国特色绝味。

    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对于中原的美食——糊辣汤和烩面,更是爱之甚深,赞不绝口。每次要是外出一段时间,回来后第一件事,禁不住去吃顿胡辣汤和烩面,这仿佛已经融入了生活中。

    一个专业吃货,热爱美食的人,钟爱糊辣汤和烩面的人,又怎么能不了解它们的渊源呢?我们就看看它们的缘起故事!

    01 糊辣汤

    据考证,糊辣汤源于宋朝,兴于明清时期,后流传至今,广泛传播于中国北方。目前所知,口味有上百种之多。

    在众多的不同口味糊辣汤中,周口逍遥镇糊辣汤是最为正宗,最为知名的,其他的大多衍生自它。糊辣汤是由酸辣汤和肉汤组合而成,慢慢演变成民间经典小吃。

    相传宋徽宗年间,他身边的一位小太监,聪明伶俐,善于揣摩圣意,很得宋徽宗赏识。一次,小太监回家省亲,途径少林寺。

    少林方丈见他风尘仆仆,面红耳赤的情形,就奉上一碗“醒酒汤”,小太监喝后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于是,小太监请教此汤的做法,方丈说后,小太监默默记下。

    在小太监回宫途中,经过武当山。武当山的主持,见到小太监形体消瘦,食量特小,便为他提供了消食茶。小太监一连喝了数日,果见神效,食欲大增,身体康健,气色红润。

    回到宫后,小太监以这两种汤的配方为基础,做出了“延年益寿汤”,奉送给宋徽宗。既醒酒提神又健脾开胃,皇帝十分喜欢。

    之后发生“靖康之变”,宋徽宗被俘,小太监从此过起了流离失所的生活。无奈之下,他就以卖“延年益寿汤”为生,在汤中还加入了肉末,便成为一种吃食了。有一天,一个北方人无意中把胡椒撒入汤中,发现味道更为鲜美了。

    糊辣汤便由此产生,渐渐传遍大江南北,成了一种特色名吃。

    02 烩面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中,所讲的烩面,是郑州烩面。而我所在的南阳,较为正宗的,是方城烩面。

    郑州烩面和方城烩面,是两个不同种类的烩面。郑州烩面以滋补为主,佐料有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鹌鹑蛋等;方城烩面,得自于优质的骨汤,有较薄的面片,以味美汤鲜取胜,搭配与众不同的羊油辣椒,想起就让人禁不住口水直流哈!

    我更喜欢方城烩面,因为从小就好这一口。南阳市有不少打着方城烩面招牌的,可正宗的极少;南阳市白河桥头一家方城烩面,他们为了做出地道的方城烩面,每天早上从方城直接拉汤水过来, 才有那种正宗味道。因为方城烩面,关键在于骨汤。

    方城烩面的渊源,要比郑州烩面更为久远。方城烩面,在汉朝已经出现,郑州烩面,要到清朝后期了,据说跟慈禧太后有关,毕竟它更倾向养生。

    相传,光武帝刘秀在登基前的一个隆冬,患病落难方城一家农院。农家母子心地善良,把家养的四不像(麋鹿)宰杀,炖了熬汤,和面条一起下锅为刘秀解饿。

    但追敌迫近,情况紧急,老妇人草草把面条扯拉后,下锅里煮熟端给刘秀。刘秀吃得满身大汗,精神大振,寒病也有所好转。于是,策马辞谢拜别。

    刘秀即位当皇帝后,吃腻了山珍海味,便怀念起农家母子做的面来。他派人历尽千辛万苦,终找到这家母子,命御厨向其学艺,后来宫廷中便有了救命汤、麒麟面。

    此后,因麒麟极其难觅,而羊肉的营养价值毫不低于麒麟,于是用羊肉代替麒麟,改为山羊烩面。直到清末,满汉全席宗师逃出皇宫,方城烩面的手艺才在民间广为流传。

    烩面因其味美营养高,已被选为河南三大名吃之一;另外两个,是糊辣汤、开封灌汤包。


    美食作为一种特色代表,同时还是人们对文化的一种传承;每一样绝味的背后,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河南两大美食,居然有如此的渊源,背后别有深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xt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