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迎新班·一年陪伴营
先秦小记21/28 | 退避三舍

先秦小记21/28 | 退避三舍

作者: 乔木晨曦 | 来源:发表于2022-09-28 23:24 被阅读0次

退避三舍,原意是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就是差不多走一天的路程。

晋文公流亡到楚国,楚成王隆重地款待晋文公,交谈甚欢,相见恨晚。

在一次宴席上,楚成王问晋文公:“公子若回到晋国,将用什么报答我呢?”

晋文公笑了笑,回答道:“大王对我的恩惠,我是无法用金银财宝报答的。如果两国不幸爆发战争,我将退避三舍,报答大王的恩情。如果大王还不能谅解我,我只能手持武器与国君较量。”

楚成王听完后,哈哈大笑。

数年之后,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打了一场改变天下格局的硬仗。

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退避三舍的故事,侧重于避开冲突,不与人争高低,更多的是颂扬晋文公是一个讲仁义的人,能感恩图报,即使两军对垒,也要信守诺言,后退九十里。

其实,在国家大事上,哪有那么多的道德仁义、私人感情啊!当时,楚国围剿的是宋国,晋国千里迢迢救援宋国,也是奔着称霸天下去的。

楚国令尹子玉手上握有十一万大军,而晋国兵力满打满算也就五万多。晋军之所以一路后撤,是因为他们心里没底。在没有与齐、秦两军会合前,己方军力处于劣势,贸然与楚国开战,等于找死。况且在之前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敢与人数超过十万的敌军交战的记录。

晋国后退,楚国就一路狂追,楚国以为晋国是弱鸡,可以轻而易举歼灭之。就这样晋军跑,楚军追。最后,楚军终于在卫国境内的城濮找到了晋军。晋军之所以不跑了,不是跑不动了,而是晋军与齐、秦、宋三国大军胜利会师了!

以晋国为首的四国联军,加起来约有九万之众,战车一千乘,兵力仍然没有超过楚国。

当楚国派人去向晋文公请战时,晋文公还冠冕堂皇地答复:“您的话,我们国君已经知道了。楚王对我们当年的恩惠,我们不曾忘记,所以才退避三舍。我们原本以为子玉大夫会退军回去,既然贵军不回去,那就有劳子玉大夫转告各军将领,准备好你们的战车,明天早上我们战场上见。”不管实情如何,先在道义上站住脚。

结局是,在晋文公玩了很多阴招(兵法)后,大败楚军。城濮之战后,晋国开启了百年昌隆国运,正式成为春秋第一超级大国,而楚国只能退居老二位置。

相关文章

  • 先秦小记21/28 | 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原意是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 先秦小记15/30 退避三舍

    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三舍也就是九十里。后来泛指主动退让。 公元前632年,晋献公在攻打骊戎的时候,得到一位大美女...

  • 先秦小记28/30 奇货可居

    今天分享的是吕不韦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子楚送上了秦王之位。 子楚后来还娶了吕不韦的宠姬,生下了秦王赢政。 子楚是...

  • 先秦小记17/28 | 管仲

    齐桓公执政期间,任命管仲为国相,并尊称为“仲父”。在管仲的辅佐下,对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积累了雄厚的...

  • 先秦小记13/28 | 野史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权利、有必要了解自己民族的真实历史。 中华史籍昌盛发达、浩如烟海,其中包括《史记》、《汉书》等...

  • 先秦小记14/28 | 以貌取人

    手相术,是中国历史上最流行最普遍的江湖方术之一,至今仍广泛流传于各地民间。从古至今,以此来谋生的人不在少数。 手相...

  • 先秦小记18/28 | 宋襄公

    齐桓公死后,齐国陷入“五子之乱”,宋襄公不带兵平定齐国内乱,扶持齐孝公上位。宋襄公平息了天下霸主的家务事,尝到当大...

  • 先秦小记08/28 | 周礼

    “武王没,成王少,周公旦摄政七年。制礼作乐,神鸟凤皇见,蓂荚生,乃与成王观于河、洛,沈璧。礼毕,王退俟。至于日昃,...

  • 先秦小记15/28 | 春秋争霸

    公元前720年,周历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逝世,周平王的太孙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 周桓王是个幸运儿,虽然周朝已经式...

  • 先秦小记06/28 | 家天下

    唐尧、虞舜和夏禹基本上都还是又氏族民主选举选出的领袖。 夏禹和唐尧、虞舜所不同的是:唐尧、虞舜至少在形式上还是执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小记21/28 | 退避三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eh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