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与简书已经相逢整整两年。700多个日夜,可谓风雨兼程,但我们仍旧是扛过重重困难,相伴至今了。21年1月29日开始创作,当晚就果断地把首开会员给予了平台,如今想来,也是一段难得的缘分。
这两年以来,想感谢太多太多的人,纵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文字的共鸣早已将我们的内心情感拉进,再也无法割舍。
促成我与简书相遇的,便是踏歌娘老师,我一路追随着她的文章来到这里,从此一往而深。还有蜗牛塘主、娥媚、杨岁尘SC、琳琅(找不到链接了)等许多老师的三生三世系列小说,让我自此沦陷于文字的魅力,也真正爱上了读小说、写小说。
等我真正开始写文,第一个注意到我的人是明眸,当天晚上就来看我的文了,我们还在贴吧互相关注、读文,不可否认,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时间往后一点,我遇到了橘子哥、水波老师、封城(尽管改名了,但原谅我还是习惯这么称呼)、蚱蜢……再后来,我遇到了七月姐,这个善良热心又美丽的大姐姐。而七月一班,则让我在简书找到了家,也在此彻底落户生根。
总觉得自己一路走来一直都很幸运,没有经历过新人的迷茫期、更没有体验过待久了的厌烦感,简书带给我的,只有永无止境地新鲜和快乐、满足。每一位给予我帮助的人,我都感激不尽,尽管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方式,但我想,将鼓励化为前进的动力,或许就是最好的回报吧。
诚然,依我自己看来,我并没有太辜负大家的期盼。从消零派到四次伯乐推荐,再到已经担任半年的理事会编辑,努力必然会留下痕迹。
在这里创作,不是没有过停滞不前的时候。还记得去年夏天,在第一篇短篇被推荐后,我曾对文字有过一段功利性的日子,更多关注的不是文字质量,而是每一篇的收益。曾跟随平台潮流写过几篇说明文,显然这样的文章很容易火爆,但好在我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劲——我这样写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深究很久却始终不得而知,索性也就不再想,转而继续在小说和记叙文上钻研了。
相比起别人的每一篇小说都有质的飞跃,我的文字可谓在一点一点往上爬,几乎慢到我自己都恍惚了。曾有多个夜晚为找到素材,与妈妈借着“感兴趣”的名号彻夜长谈国家大事,却不敢说是为了写出一篇好一点的小说。
每一篇文字,都是我在摸索的过程,不论题材、情节、亦或是语言架构。说实话,我曾苦恼于写出来的东西总叫人一眼就识破的稚嫩,故而专门学了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词语,但是发现并没有什么用处,反倒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日子一长,我便也无所谓了。
不论怎么说,简书这一片净土总归是我心绪的寄居之所,惟愿在此谱写数十年赞歌,笔耕不辍。待我在简书十年时光,亦是二十“而立”之时。风华正茂,愿我与简书皆踌躇满志,共谱芳华,前程似锦。
![](https://img.haomeiwen.com/i22378325/71ec8cd128a3c3f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