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来看,其实是比较不满填表的,会山表海给填表造成了不少的压力,使得对表格大家有了不少的抵触情绪。那么是填表本身有问题还是填表这个事被用坏了。事实上如果仔细去想,可能更多是我们把填表这个事弄过了,表格本身没有问题,而且应该更有益处。
这段时间下来,越来越觉得表格还是非常重要的,表格利于规划、利于统计、利于梳理,更重要的利于记忆。
写论文用表,也就是有一些学者所说的编码框架论文法。把文献进行梳理,然后针对梳理的内容再编辑,这个首先有利于对文献先进行格式化,其次还有利于构建相对统一的标准去审视文献,我们为什么要读文献,不就是希望在文献中找到有利于自己研究的理论、思路、方法以及各项证据吗,那么既然我们需要的文章给我们的正是这些,何不用这样的格式把文章进行梳理,这样提升了阅读效率,同时也明确了我们可以从文献里获取的信息。
做规划用表,事项和进度,清晰地列出,这样,一张表格统管全局,中间缺哪少哪,一眼也就看出来了。对于更长远一些的规划,可能用表更有利于掌控全避。
做统计用表,这个是最好理解的。表本身就有很多自动计算的机制,合理使用这些机制,可以让相关的数据在收集到的时候即进行了计算轨道,从而实现了实时获得各项数据之间的关联与相应的结果预判。
用表格思维,可以减少文字输入与输出,这样的好处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一个同样很好的作用是有效地避免误差。文字的理解,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不便于阅读,但表格就不一样了,信息越少,其实越清晰,误差也当然就越少。
组织与群体中用表,是常见的,个人用表,大概也可以理解成是个人管理上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所以,接下来,还是习惯把自己的记录和工作、学习甚至生活的方式,转换到制表、填表的模式下。后面如果有一些进展,可以再单独开一页,分享一些表格格式。
2021.10.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