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落下帷幕。
莘莘学子,在向人生交卷,在对自己读过的书交卷。
读书,是人们最公平的上升通道。
高考一朝得中,十年寒窗,夙愿得偿。
即便走向了人生另一条道路,你肚里的书还在。只要信念不衰,也有千百条道,通向另一条成功的彼岸。
考上大学,才是人生刚刚开始,需要努力的读书学习。
没考上大学,要加倍的读书学习,弯道超车,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读书,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总结前人的智慧,为我所用。
学历,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智慧。
知识是有期限性的,也许过20年,再看看之前的知识,可能会被淘汰。
真正流传下来的,都是智慧。
而我们要学的,不只是知识,而是知识背后的智慧。
![](https://img.haomeiwen.com/i7382122/2d0b27b8e1ebac3a.jpg)
读书的意义,是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任何东西,学了就要用到。放在那里不用,就是一滩死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你用了,你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中的关窍。
嘴里,是种不出庄稼的;岸上,也学不会游泳。
只有你用了,你才会量身体裁衣,裁剪出你真正需要的东西,融合出一套适合你的模式来。
哪怕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有你用了,为你创造价值了,这本书,才真正有了存在的意义。
读书的意义,在于脑袋清明,有自己的宏观体系。
很多人书读多了,就读傻了,读迂了。
要么发牢骚,哀叹怀才不遇。
要么批判指责,看什么都要辩白一下,显示自己读过书。
要么茶壶煮饺子,读了看了就烂肚子里了,什么也说不出来,什么也用不出来。
读书,是为了明理,可很多人拿来为难自己,伤春悲秋,杞人忧天。
还有的人,拿来勾心斗角,各种不负责任的言论满天喷,各种歪话不拿来干正经事。
总之,各种不舒服斯基。
真正把书读懂读通透的人,是乐观的,是豁达的,是慈悲的,是有大智慧的。
他们懂得顺天应时,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他们更懂得天时地利人和,一个好的事业,离不开这三要素。
他们懂得元亨利贞,动机纯正,处事谨慎,利益合理,为人中正。
他们更懂得世事无常,风雨无情。
看透了生活的本质,知道了后面的所有关卡,依然热爱这红尘浊世,打好人生的晴雨伞,做好自己人生的主人。
他们知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上天是公正的,绝对不是公平的。
他们知道,一蓑烟雨任平生,本是人生常态。
也无风雨也无晴,才是该有的心态。
他们也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永远感动,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心存希望,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他们懂得知行合一,知道,不如做到。
他们亦懂得,五行平衡。事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
他们更懂得,大道至简,万法归心。心若安好,便是晴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7382122/7455635d02880a9f.jpg)
活到老,学到老。
任何时候,都别忘了读书。
书,是前人的智慧。
跟一本好书交流,就像同一个智慧的人说话。
只是太多人看了就看了,读过就忘了,根本无法萃取书中的精华。
自以为自己读了几本好书,就炫耀洋洋自得。
书于有的人而言,只是一个数字,并没有对他的人生起到真正的影响。
犹太人,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家。
虽然他们漂散于全世界,但他们的生意,也覆盖了全世界;他们的智慧,也值得全世界为之借鉴。
这么多年,我仍然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每看一本书,都要做一本读书笔记。
每看一本书,都要烂熟于胸,都能大致复述出来。
每看一本书,都要细细推敲,细细理论,甚至推翻一些前人的刻板印象,形成一套自己的体系。
每读一本书,我都会问,这本书,到底要告诉我什么?到底要教会我什么?我从中真正学到了什么?我用到了什么?哪些是对我有用的?哪些又是不合理的?
我也是写文字的人,我知道敲字的不易。
我也是爱思考的人,我更知道,智慧之光更是来之不易,呕心沥血,是反复思索,锤炼推敲的结果。
如果一本好书草草读完,也不过牛嚼牡丹,猪八戒吃人参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7382122/f8b1614c82653a5c.jpg)
书读得好,可以治世经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书读得好,可以致富。
经常有学生问我,学方程学浮力,能当饭吃吗?
我告诉孩子们,方程和浮力的确不能当饭吃,但是它们能决定你将来在哪里吃饭。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高考考得好,工作做得好,科研搞得好,你的生活质量,至少比绝大多数人提高了大大一个台阶。
不要说那些老板们学历低,你去看看现在互联网的大佬,哪一个不是名校毕业?
只要做大做强的老板,无一不在努力学习充电,即便他学历不够,他读的书一定很够。
书读得通透,可以愈心。
苏东坡一生风雨飘摇,但是活得通透豁达,在艰苦的环境中,刀耕火种于东坡。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依然做一个美滋滋的美食家。
在条件如此艰苦的岭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即便飞雪踏鸿泥,也曾想过江海寄余生,仍有大江东去的豪情。
孔子困于陈,辛弃疾怀才不遇,上天就是这么考验人。
想要有更大的成就,就是要接受一轮又一轮更大的考验。
人生就是淘汰制,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灰飞烟灭,甚至人生倒退30年。
不服也好,哀叹也罢。可是,这就是人生。
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无一不接受这样的考验。
如果你觉得痛了,那是书读少了,实践少了。
这世上万万千千,千千万万的磨难,唯书,可愈万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7382122/386e3ce15697ddc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