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鼠游戏》这部电影讲的是,弗兰克是一个家庭富裕、就读名校的青葱少年,突然遭遇父母离婚(父亲的商店因为偷税漏税等问题,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母亲不堪忍受提出离婚)并最终离家出走的浪迹少年。于是他用从生父哪里学来的行骗手段到处行骗并成为FBI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通缉犯。他的犯罪手段神通广大,伪装身份的能力超乎常人,全美各地几乎都留下他的犯罪足迹。乔装医生、律师、飞行员,统统都是他曾经的身份。当然,弗兰克凭着这个“本领”,骗取了高达几百万的金额。
活得逍遥快乐的弗兰克这次又成功伪造了一份学历证明,去医院做起了大夫。弗兰克不但在这里认识了护士布雷达,二人擦出爱火花,还通过布雷达的父亲得到了一份检察官助理的优差。然而,这只是暴风雨前夕——一双眼睛已经盯住了弗兰克,誓要把他绳之于法不可。这就是FBI探员卡尔。
在研究追捕弗兰克的过程中,卡尔领教到这个犯罪天才的过人智商。他屡次被弗兰克这个黄毛小子捉弄,心里又恨又不得不佩服。每当弗兰克有惊无险地从他的精心布局中逃脱时,这个猫鼠游戏显得有趣起来……一些莫名其妙的情况发生在弗兰克和卡尔之间。
看完《猫鼠游戏》我总好奇,为什么这个玩弄美国各大银行以及泛美航空公司的行骗高手,总是愿意对这个追踪他的卡尔警探展示自己的弱点或者说破绽呢?
我总认为,对于人性的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精神分析。试着以精神分析的角度去解读《猫鼠游戏》,发现散乱的各处的疑点就迎刃而解了。
如师 如父 如子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猫鼠游戏》倾其所有,也不过是欲望的迷失
是什么让一个花季少年屡屡走上藐视法律和社会规则的冒险之路?那一定是父母所赐!
在弗兰克正值少年时期,也就是准成年人的时期里,这时候也许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和了解如何进入这个社会,恰在此时,弗兰克的父母却做了最糟糕的事情,父亲偷税漏税却不肯认错服输,母亲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果断抛弃了父亲和这个家庭。
难以接受现实的弗兰克只好离家出走,自己去寻找答案。那时的他总认为导致他们家庭破碎的原因就是父亲的商店被税务局惩罚,家庭经济陷入危机,母亲不堪忍受经济困境而离开。
其实在精神分析的视野里,对于所有即将“成年”的人来说,都会面临两个任务,第一个是去拼命满足母亲的欲望,另一个在下文来说。
我们也看到当弗兰克因冒充飞行员后,经济大大改善,他不仅买了一辆豪车作为礼物送给父亲,还对父亲说,现在我把我们失去的东西都找回来了,而且可能更多,但他听到的结果并没有改善——母亲很快改嫁,而父亲却没有因为经济回暖而回头,反而更加执着的沉浸在自己的错误里,并鼓励弗兰克继续行骗。
在生父和弗兰克认为,只要把家里经济基础提升起来,母亲就会回到他们身边,他们自认为母亲的欲望就是拥有一个豪宅和富裕的家庭,而其实呢,母亲想要的远不是这些,也许母亲是厌倦了父亲的谎言和欺骗,厌倦了投机倒把式的经济基础,她的欲望也许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她当然想要富裕的生活,但那只是一方面,还有很多方面。
当弗兰克被引渡回美国时,他从飞机上都逃脱了,如果他不去找母亲,他完全可以成功逃逸。
这个时候,对于弗兰克来说,是无处可逃的时候,无处可逃并不是你不想逃,而是当你终于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那些人和事是,你才是无处可逃。
当弗兰克得知父亲去世,他以为,还可以去找母亲——一个新的逃逸出口,可是当看到母亲新成立的幸福家庭时,就仿佛自己的以前的家庭从未存在过,而他千辛万苦努力获得的巨额财富其实并不是母亲想要的,这个结果对于弗兰克来说是致命的,那是一种无边的失落和遗憾,这就是拉康所说的,孩子永远不能成为母亲欲望的阳具,这始终是我们都无法抵达的一个缺失。
来处已不可回,去处永不可达,只能坐以待毙,举手投降?
漫漫长路,方向何在?
因此在精神分析的临床中,我们发现很多困于母亲欲望的小孩和成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拼命的想要去实现这些欲望,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这就揭示了人类的一个困境,就是作为孩子的我们总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满足母亲的欲望,但更为残酷的现实是,母亲的欲望永不可达。这时,我们面临两种境地,一是“死”(主体的死亡)在追寻欲望的路上,或是遇到一个贵人——那个适时出现,让我们断了念想的父姓,(也就是那个对我们说“不”的人)并通过这个“人”的引导让我们认清楚其实对于母亲的欲望我们永不可达,参破的当下,我们就找了那个真实的自己。
而第二个任务,恰恰就是遇到一个对这个欲望说“不”的人。
等一个说“不”的人解开迷局
当弗兰克从父亲口中得知一个FBI探员已经盯上了他,而同时,父母的困境并没有因为他拥有的几百万美元改善,于是他想要收手,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请求,但是父亲非常强烈的拒绝了他。这让弗兰克再次崩溃,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本事上岸了,没想到父亲无情的再次把他推进水里,让他为自己捕捞更多的财富和劣迹。
那一刻弗兰克陷入更深的迷茫和无助中,于是在那个圣诞节他第一次拨通了卡尔的电话。
如师 如父 如子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猫鼠游戏》 如师 如父 如子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猫鼠游戏》这让他离监狱更近了一步,却也离真实的自己也更近了一步。
因为当弗兰克行骗无数、横行无阻时,只有卡尔对他竖起了禁止的牌子。
当弗兰克问卡尔说:“你有女儿吗?那就用你的女儿发誓。”这段当中,其实弗兰克已经把卡尔放到了一个父亲的位置,让卡尔以父亲的位置进入这场追捕的行动。
卡尔在抓捕弗兰克以后,还趴到即将驶离的车窗外对紧张万分的弗兰克说:“不要担心,我会把你引渡到美国!”
这对话完全不像一个警察对罪犯说的话,而更像是一个父亲对孩子说的话。
对于卡尔来说,成功抓捕弗兰克并不像其他警察那样让他松了一口气,反而更让他担心起来,因为他对弗兰克有期待,一个父亲般的期待。
当弗兰克进监狱后,好像只有卡尔来探望他,还带了他喜欢的漫画书。
这个对他有些欣赏的警探被隐秘的欲望推动着去靠近这个犯罪的青年。
最让人难以割舍的情感都是与“位置”(精神结构)有关的情感,这些貌似错位的情感,导致了人们对于自身的迷乱认知。这也是很多人痛苦的原因,而精神分析主要解决的也是这些问题。
精神分析的阉割,是指放弃为母亲而成为yangju的那种持续性的企图。
而弗兰克也请求放弃这种欲望,但他现实中的父亲远远不能理会他的祈求。
阉割也可以理解为父母如何向孩子表明传达这一事实:这个世界不因他而生,也不因他而死。存在着一个他们都与之相联系的象征网络,并且这个网络超越了她们两者之间的想象关系。卡尔对弗兰克做的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阉割。
如果让你的天赋通过正常的渠道来展示,那就是你的价值所在,而卡尔识别出了弗兰克的价值所在,并最终让他的天赋以正常的渠道展示出来,这种功能就是拉康所说的父姓的功能的完美展示。
卡尔最终选择了做了弗兰克的监护人,这个身份通常是由父母来承担的。
当然,已渐入正轨的弗兰克面对再一次的诱惑时,他选择了犯旧,故伎重演。
并不是因为他寂寞。而是他在确定自己的卡尔那里的位置。父亲,就是那个说不的人!
应该说,当父母突然离异,家庭破碎的时候,弗兰克是很难接受这个现实的,前一刻还恩爱万千,后一刻已经分道扬镳,不仅仅是他很难面对失去父母的现实,而是他很难理解这对恩爱夫妻怎么说分就分,爱情的小船比纸船还脆弱?
而这时,弗兰克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说的通的解释,当然急于离开的母亲并没有给他解释,而弗兰克的父亲却一脸笑意,假装无所谓的态度,也许是父亲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激怒了弗兰克,让弗兰克失望透顶,那一刻,他在弗兰克心中已经没有父亲的位置了。而这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致命的,弗兰克的精神世界从此崩坍了,他需要去寻找另一个精神支柱,需要这个支柱帮他重建精神世界。
你拼命要达成的也许只是一个空的所在。
起先他以为只要找回母亲在父亲身上需要的财富和地位,而当他用尽智慧换来无边的财富时,才发现已经唤不回当初的美满家庭。母亲已经选择离开父亲,母亲的欲望似乎是为了金钱,似乎又不是,总之,他永远不能抵达母亲的欲望。这就又回到最初拉康说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发现母亲的欲望不可抵达,这其实就是我们人类面对的永恒缺失,也正是这些缺失,让我们在不停寻找。也只有发现母亲的欲望不可抵达时,我们才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大多数时候,这两个任务是交叉完成的,而猫鼠游戏正呈现给我们的就是弗兰克如何完成这两项任务的完美演绎。
母欲不达,生而有限
坎贝尔说:父亲是我们的第二个子宫。通过父亲这个子宫我们学会了进入社会的规则,学会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母亲哪里出生我们更多是作为一个生物降生,而从父亲那里出生,我们成为了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
在拉康的理论中,父姓是一种功能,它不是现实中的父亲,不是那个贡献了精子的父亲,而是一种父姓的象征性。这是一个具有其自身法则和力量的有组织的象征性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我们才能向我们的孩子表明并传递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世界即不因他而生,也不因他而死。
而现实中的父母鲜有能成功向孩子传达这种象征性的结构,最后很多孩子其实是从以后的学习和个人分析中渐渐领悟的,而更多的孩子一生都在母亲的欲望里苦苦挣扎,直到死神带走他。
对于弗兰克这样高情商高智商的孩子来说,所谓情商高其实在精神分析里,应该说他是很善于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的人,所以这些人是敏感的,同时对于他想要的东西是有要求的,而卡尔身上的特质和对他的隐性欣赏,让弗兰克渐渐臣服于他,也就是说弗兰克要的父姓在卡尔身上,于是一场猫鼠游戏,其实是父子游戏。
而弗兰克的故事,就像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一样,他弑杀了那个不成器的“原父”,而要重新找回能给他世界新秩序的父姓,一个男人,一个英雄的故事结构就这样成型了。
在新建立的秩序中,弗兰克才能从一个冒险、顽劣的疯狂之徒转变成一个伏案工作的普通探员,回归正常世界。这也是坎贝尔“英雄之旅”的模式。
所谓的杰出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的天赋和价值有效结合,两者都得以彰显。这也是所有人的理想,而现实却远远不是这样。
幸运的是弗兰克遇到卡尔,卡尔所做的正是让弗兰克的天赋以正常社会认可的方式得到发挥与承认。
惺惺相惜,其实就是彼此对于才华的相互体认,棋逢对手,也是卡尔与弗兰克这对父子能相互合作并相互照顾的重要基础。
弗兰克问卡尔周末会做什么,已经说明他将卡尔列入自己的亲密圈,已接纳了他。
当弗兰克故伎重演时,卡尔终于说出了自己在弗兰克身上的投注,“我用了四年时间说服FBI同意我对你监护”而这对弗兰克来说好像还不确定,他于是有问:“你为什么要帮我”卡尔说:“你只是个孩子”,弗兰克穷追不舍:“我不是你的孩子。”最后一句其实就是双方一直想要公开承认的关系,其实他们想说的是:做我的孩子,我是你的孩子。“人有时活在谎言里更容易一些。”弗兰克生父就是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这句话,弗兰克行骗经历也是在模仿这样的生活哲学,但究竟获得容不容易,只有勇士知道。
如师 如父 如子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猫鼠游戏》 如师 如父 如子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猫鼠游戏》当弗兰克面对再一次的诱惑时,卡尔却像等待离家出走的孩子那样等待孩子扣门而入,浪子回头金不换,但只有值得信赖的父母才能等回来浪子,也就是说父母对于你的孩子的信任度、宽容度、责任感有多大,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
卡尔花了三年时间把他引渡回国,花了四年时间说服上司,让弗兰克为FBI公司在,使摆脱了牢狱之灾。
这样的耐心和处心积虑谁能做得到?
他的母亲会在搬离豪宅不久后就抛弃了他,父亲一直活在自己的谎言里,对弗兰克不管不顾。而只有这个追捕他的人,愿意为他付出快10年的时间,这才是真正的不抛弃不放弃。
弗兰克的生父对于自己的错误或失误或失意从来不曾真正面对,他总是笑嘻嘻的说:“都会好起来的”“这没什么”
如师 如父 如子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猫鼠游戏》更糟糕的是,弗兰克的生父总是对他说:“一个诚实的人,没什么好怕的。”这对一个旁观者来说像是一个笑话,而对于弗兰克来说,却混淆了他的伦理观,甚至混淆了想象和实在(现实)。
这句话在弗兰克的经历里好像变成了这样:“无论是否城市,都没什么好怕的”。
当一个孩子或一个人无所畏惧的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个时候就是最需要一个自带力量感和结构性的“父亲”,这个父亲会告诉我们社会规则要求我们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个父亲会在这个无所畏惧的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引入“禁止”这个概念,有了“不”和“禁止”,我们才能活下去,因为我们是时间领域里的短暂生物,就像开头说的,我们怎样向孩子表明并传递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世界即不因他而生,也不因他而亡。我们人是有限的存在。
因此,如师、如父、如子、如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