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谈的是理解的六个侧面,我个人认为第四章和第六章与第二章联系较为紧密,连着读更能加深理解。但作者还是按照逆向设计的顺序从阶段1到阶段3来展示这个顺序。
第二章是理解“理解”。如何知道学生真的理解了所学的东西,第四章理解的六侧面给出了回答。理解是多维的和复杂的,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方法。当我们真正理解时,我们:能解释,能阐明,能应用,能洞察,能神入,能自知。这六个侧面表现了迁移的能力。
侧面1:解释。恰如其分得运用理论和图示,有见地、合理地说明实践、行为与观点。
通过归纳或推理,系统合理地解释现象、事实和数据,洞察事物间的联系并提供例证。
侧面1要求给学生分配任务,对学生进行评估,让他们解释所学的内容并结合合理理由来支持他们的解释, 之后我们才能够得出结论:他们是否理解了我们所教的内容。
侧面2:阐明。演绎、解说和转述,从而提供某种意义。
叙述有深度的故事;提供合理的转化;从历史的角度或个人角度揭示观点和事件的含义;通过图片、趣闻、类比和模型等方式达到理解的目的。
阐明的对象是意义,而不仅仅是貌合神离的解释。阐明通过强有力的故事传递见解,而非抽象概念的理论。解释和阐明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作者说解释和阐明相互联系走有所不同。理论是普遍适用的,而阐明要依托具体情境。
我再次想起《三傻大闹宝莱坞》中阿米尔汗扮演的兰彻对机器的解释,说飞机、自行车是机器,裤子上的拉链也是机器等就是在阐明。而学霸查尔图的答案就是在解释,他用的是概念。
侧面3:应用。在新的,不同的,现实的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知识。
在应用时我们要注意将知识与情境相匹配。我们为鱼儿设计的问题应该尽可能地接近学者、艺术家和其他人员将要面对的问题情境。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准确得体地在生活中去表达自己,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所以我非常赞成王彩琴教授多年前就提出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生活真实化”这一教学观点。去年我在讲被动语态时列举了新乡近几个月的大事件,世乒赛成功举办,中欧班列成功开通1000列等。让学生预测十年以后新乡的发展和变化,则可以用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来表达。
侧面4:洞察。批判性地,富有洞见的观点。
能洞察则指批判性地看待、聆听观点;观其大局。具有洞察力的学生对调查或者理论中想当然的、假定的、容易被忽略和曲解的内容十分警觉。
洞察是将理性的假设和含意外显化。当学生具备或能获得洞察力时,他们就会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批判性的审视那些习惯性的或本能的信念、感觉、理论和诉求。更深刻的洞察包括把握住教师和课本背后的观点。对于重要的观念,教学应该使学生有机会涉猎相关的各种理论与观点,通过课程和教材的设计,展示出专家们在同意观点上的不一样的洞见。
侧面5:神入。感受到别人的情感和世界观的能力。
能神入指能从他人认为古怪的、奇特的或难以置信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在先前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敏锐的感知。深入就是我们从当事人的立场看待事物发展,将自己带入当事人的处境,我们完全认同通过自身参与而得出的见解。深入是一种有益的行为,试图找到他人观点和行为的合情合理之处和意义所在,即使那些观点或行为令人费解或不快。
所以我理解神入就是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神入也可以译作移情。神入需要更多的学习体验。
侧面6:自知。知道自己无知的智慧,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是如何促进或阻碍了认知。
能自知则表明能显示元认知意识;察觉诸如个人风格、偏见、心理投射和思维习惯等促成或阻碍理解的因素;意识到我们不理解的内容;反思学习和经验的意义。
自知是理解的一个关键侧面,如果我们想要深入了解,能够超越自己看待其他事务,那么自知要求我们自觉地质疑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在实践层面上,“自知”意味着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更好地进行教学和评估自省。
理解六侧面对教育学的关键启示在于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所需的理解,必要的评估任务和最有可能促进学生理解的学习活动。这些侧面能提醒我们理解,不能靠陈述事实,为了使学习者获得所期望的意义,构建理解需要有一定的学习行动和绩效评估。
杜甫草堂的银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