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知升级
人生就像是一款软件,要么迭代,要么被淘汰。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认知——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不同的认知,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对三季的蚂蚱而言,一年永远只有三季。
正如一款软件要经过不断优化才能赢得并留住更多的用户,不断升级认知,才能赢得更加精彩的人生。升级认知,自然离不开读书。
除了读书,还要尽可能认识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事。将书本知识,融入到自己独特的经历之中,使其产生化学反应,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智慧。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华,胜读十年书。与富有智慧的长者交谈,除了如沐春风之外,获益更多的大概就是认知水平的提升了。金庸武侠中的后辈大抵如此,如郭靖,杨过,张无忌,在叱咤江湖,威震武林之前,哪个不是得到了前辈的点化?
这些年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认知改变大概就是对“一万小时定律”产生的新认识。以前一直以为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就是: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领域付出的时间超过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后来发现并非如此,事实上,这个定律暗含了两个条件:刻意训练;正确认知。
如果不是以获得知识和经验为目的进行训练,也即刻意训练,而是单纯时间消耗的话,付出再多的时间,也不可能成为专家。比如纯粹以打发时间看了十年韩剧,是不可能精通韩语的。
除了刻意训练,正确的方式方法也非常重要。如果本身不在正确的轨道上,刻意训练多少年也无济于事。比如两个乒乓球运动员,一个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一个按照错误的方法练习,十年之后,两个的水平肯定是天上地下。
之前翻译英文合同,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翻译,花费了好几年时间,翻译了上百万字,可惜很多只不过是无数错误的无数次重复。可见,一万小时定律,可以让我们成为万人敬仰的专家,也有可能让我们成为名副其实的砖家。
2 知行合一
这一理念从自己初入职场(当时第一家公司的价值观之一)开始,一直影响到现在,并将继续指引我走向未来。
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包括三方面:致良知,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按照梁启超先生对阳明心学的解读,致良知,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虽然名字不同,但其内涵(或者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底层逻辑”)是一致的。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阳明在其著作中有很多论断,比如“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要(是)未知。”(《传习录·徐爱记》)比如,“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徐爱记》)再比如,“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文集·答友人问》)
我理解的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而不为,非知也,为而不知,非为也。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和行原本只是一回事儿,只是没有那么一个词来完整表述这样的一种行为。所以,几千年来,我们理所当然地先入为主地以为知和行就是两回事儿,而且在顺序上,也是先知后行。
如果以这种思想为指引,紧接着就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知上,没有实际行动(所谓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终其一生只是碌碌无为的书呆子。
知行合一就不一样了,如果一个人知道一件事,而不去做,那就不是真正的知;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件事,但并不知道事情的个中缘由,那就不是真正的行。总之,任何时候,缺少了知或行,那就不是真正的知或行,只有合二为一,那才是真正的知或行。
比如,我知道赞美他人可以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我没有实际作出——赞美一个人而且我们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这样的行动的话,那就,不能说我知道——赞美他人可以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一个道理。只有当我实实在在地去赞美一个人,而且因此,改善了我俩的关系,才能说——我知道了赞美他人可以改善关系的道理。
反过来也一样,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有多少事情,是基于自己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做,或者别人告诉我们要怎么做,我们才想当然地认为要这么做。这种情况就是——为而不知,非为也。
比如婚姻,有多么人是想过,什么是婚姻,人为什么要结婚,婚姻意味着什么,然后才选择婚姻;有多少人是因为别人结婚,所以自己也要结婚。如果是后者,虽然领了结婚证,但对于结婚这个行为,并不属于真正的结婚。
这一点教会我的就是,任何事情不能想当然地就去做,那不是真正的做,如果没有“知”的因素在里面,“做”多少也不会获得真正的“知”。
就像我原来做翻译一样,我做了很多翻译,但其实,很多地方,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翻译,而不是那样翻译。所以,我付出了时间,但并没有获得任何真正的翻译技能。
不知道你是否看过韩寒的《后会无期》?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听过很多道理,怎么可能过好这一生?知而不为非知也,如果只是听一下道理,而不付诸行动,那就根本不能说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
所以,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来说,问题不是我们“知”到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问题是我们压根儿就没有知道多少道理。只有将道理付诸实践,那才能说明我们知道了某个道理。
移动互联网让世界扁平,各种各样的信息像洪水猛兽一样袭击着我们的眼睛、耳朵、心灵、大脑,我们以为我们掌握了很多知识,但其实,我们一无所知。
正如陈鼓应所言:古人少识多智,今人多识少智。我们接触了很多信息,但并没有通过行动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真知和智慧。
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方法就是“知行合一”。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杜维明曾经断言:“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现在开来,确是如此。
所有的成功学,离开了“知行合一”就是一纸空文。
知行合一带给我的变化就是,我不再一味地输入信息,而是,尽可能地将知与行,合二为一。
除了生活上实用的公众号(比如快递、银行等),我取消了其他几乎所有公众号,因为碎片化的阅读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营养,相反,耗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公众号上的文章在我们脑海中停留的时间,想必比单词还容易遗忘。小程序是用完即走,公众号就是看完即走,那篇文章夺走了你的时间,而你除了片刻的快感(甚至很多时候连快感都没有),什么也没带走,多么不划算的“买卖”啊!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一棒子打死,因为毕竟还是有一些高质量的公众号,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但君子看文,取之有度。我常常是大眼一扫,如果有价值,就收藏。我一般不会集中去看,而是在我感觉需要汲取营养的时候再去看。
每当获取新的讯息(广义包括知识和思想),我就提醒自己要付诸实践,否则,就又浪费了获取讯息的时间,不能实现知行合一。
我卸载掉了,目前流行的几款付费音频软件,而是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读书、思考、实践和输出上。系统的知识,便于理解,已与实践,且不易遗忘,何乐而不为呢?
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将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签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阳明心学的力量。
在这个空气中弥漫着浮躁和功利的时代,心外无物,常常可以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给我们疲惫甚至受伤的心灵以无限的慰藉,让我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
而知行合一,则让我们成为行动派,去占领这个时代的高地,而不是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
3 复利思维
复利是指将前一期的利息计入下一期的本金来计算利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滚利。爱因斯坦说(未找到出处,暂将其视为版权人):宇宙间最大的能量是复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是复利。
基于复利,可以绘出如下复利曲线图。如果将横坐标视为投入,纵坐标视为产出,可以看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产出增长非常缓慢,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随着投入到达某个时间点(姑且称之为“复利拐点”),产出便出现质的飞跃。
基于复利曲线所带给我的震撼和启发,我开始尝试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前期默默积累,不受任何外在环境的干扰,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诱惑,都要保持勇敢和淡定,直至复利拐点的到来。
我开始坚持读书,我相信,三五十本可能看不出什么变化,但三五百本,三五千本一定可以使一个人的智识、思想、眼界、格局发生质的变化。
记得《晓说》有一期高晓松和韩寒的访谈,期间韩寒也提出,如果一个人的阅读量达到临界点,他是可以不借助直接经验来进行文学创作的(非原话,大概意思是这样)。
忽略大学之前的读书,这几年也读了一两百本,涉及文学、心理、历史、哲学等,我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在发生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我开始联想和勾连很多东西。
比如,由复利思维,我联想到了此前看到的一个故事:南方有一种毛竹,前四年,总共只长三厘米高。到了第五年春天,会以平均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往上蹿,只用八周就可以长到二十多米高。这个故事所体现的道理和复利,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家讲: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我理解也是有那么一点“复利”的味道在里面,其实,书读多了,就会发现,人生的很多智慧是共通的。很多书,只是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来阐述一种智慧,如果,能够拨云见雾,发现书籍背后隐藏的共同的智慧,那就说明,读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除了读书,我觉得跑步、写作、翻译等都是可以体现复利思维的事情。所以,我一个月前报名了日更挑战,既然喜欢这个事儿,又想把它作出一点成绩来,那就趁早上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简书文,在默默地耕耘中,等待复利拐点的出现。
4 矫枉过正
相同的过程大概率只会产生相同的结果,如果想要得到不同的结果,那就要改变过程。
当年司法考试考了很多次都没过,每一次失败后,我都给别人说,明年我一定可以过,但结果是,第二年我依然没有过。
后来跟一位长者聊起,他就反问我:你凭什么肯定你明年可以过?我说,今年没过,是因为努力还不够,明年我会加倍努力,一定可以过。长者又问:难道你今年真得是不够努力吗?我仔细想了想,好像今年也挺努力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因为我每次考试都是去年的重复,把去年的路又走了一遍,所以,结果可想而知。人在舒服区待久了,总是不愿意去改变的,更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要去改变,但如果不改变,人生便失去了其他一切可能。
从开始使用电脑到工作到前两年,我打字一直是二指禅(就是只用两个手指打字),从来没想到过要学习一下标准打字法。突然有一天,我像是顿悟一样——难道我要一辈子用两个手指打字吗?于是,我开始按照标准打字法打字,虽然,开始很不习惯,但工作离不开打字,很快就熟练了。
之前看到一句话,说穷人和富人有一个很大的思维差别,比如在面对一个想要的东西时,穷人会说,这个我是无法得到的,而富人会想,我要怎么得到它。
同样的道理,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如果想要获得更大的进步,那就需要善于运用富人思维——我怎样才能得到。
以前,当我看到好的小说,好的抖音视频,好的公众号文章,好的文案,好的商业模式或其他任何让我觉得很不错的事物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佩服,第二反应也是佩服,第三反应还是佩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在,我已经不这么干了,原因很简单,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别人做得,我为什么做不得?
看到好的小说,我会去想,她是怎么构思的,怎么行文的,怎么遣词造句的,我要如何才能达到她的水平?于是,我就去看书研究,后来发现,欧美的很多商业小说原来也是套路居多:首先,主人公在一个地方安逸地生活,突然有一天,这种状态被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主人公必须离开这里去做一件事,主人公犹豫,但最后还是被说服。紧接着,就是主人公如何客服艰难险阻,实现目标。最后,主人公又愉快地回到了当初的生活的地方。
知道了这个套路,我现在开始琢磨自己的小说。
看到好的抖音视频,我就会去想他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为什么可以三屏显示,为什么字幕可以乱动,为什么静止画面和动态画面可以同时出现,于是开始研究,知道了 PR 和 AR等视频编辑软件,也开始制作自己的视频。
看到好的软文,我就研究他的文章结构,发现,也是一堆套路的哲学。
这几个例子,重点想说的就是,在这个任何才华都不可能被埋没的时代,你做好了从“输入者”变为“输出者”的准备了吗?
按照二八定律,我想所有平台内容的制作者不超过百分之二十,其余全是被动接收者,所以,我们要尽早成为创造者中的一员。
接收了一年的碎片化信息,你的人生发生变化了吗?如果,没有,你觉得坚持这样看一年,两年,五年,人生会有大的改观吗?
这几年的经历,使我确信,改变人生的过程不一定会出现完全符合预期的结果,但如果不改变,那么,不管经过多少年,最后的结果也不会与今时今日有太大的差异。
5 举轻若重,举重若轻
这是我在毕业后的第一家公司学到的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尤其是在对待客户问题上。
所谓,举轻若重,举重若轻,简单讲就是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要采用不同的标准,而且永远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举例来说,你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因为自身疏忽而给客户造成一些麻烦或损失,但是客户基于修养,面子或者其他原因,并没有迁怒于你,而且让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此为“举轻”)。那么,你该怎么做呢?把这件事翻篇,用后续的行动弥补?也许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我觉得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客户就是上帝,客户认为这件事不重要,我们当然不能跟着客户的思路走——我们应当足够重视这件事,客户有多么的云淡风轻,我们就要表现出多么的重视。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用十二万分的远超客户期待的真诚,就自己的疏忽向客户道歉(此为“若重”)。
再来,一个朋友请你帮忙,你用自己的专业很轻易地就解决了(可能只是一个电话),朋友非常感谢你,觉得这件事太麻烦你了,觉得你太赞了,非要请你吃饭(此为“举重”)。此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对方是自己的朋友,如果你想赢得更多的朋友,那就一笔带过,朋友越重视,你越要云淡风轻,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此为“若轻”)。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