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跟着郝老师“理解”阅读

跟着郝老师“理解”阅读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3-12-28 17:51 被阅读0次

    自从啃读《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开始,才知道原来我竟然对“理解”这个词有如此大的理解不足,起码理解的“六侧面”:

    侧面1:解释。恰如其分得运用理论和图示,有见地、合理地说明实践、行为与观点。侧面2:阐明。演绎、解说和转述,从而提供某种意义。侧面3:应用。在新的,不同的,现实的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知识。侧面4:洞察。批判性地,富有洞见的观点。侧面5:神入。感受到别人的情感和世界观的能力。侧面6:自知。知道自己无知的智慧,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是如何促进或阻碍了认知。侧面6:自知。知道自己无知的智慧,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是如何促进或阻碍了认知。

    足以说明我的理解能力、意识之肤浅。

    所以,俯下身子真读书,读透书,以读促提升,最终提高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做知识的“搬运工”,让脑袋仅仅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才能多少弥补本就读书太晚、读得太少的巨大亏空。

    恰好,看到郝晓东老师在“啃读者”公众号里为广大一线教师所写的几点肺腑之言,心下很是感动,赶紧记录,努力靠近,慢慢践行。

    1.任务驱动阅读,输出倒逼输入。

    如果说读书是输入的话,写作或者讲述出来就是输出,在输入与输出之间,知识才能流动起来,达到“流水不腐”的效果。

    郝老师还指出,不少人之所以难以开启专业阅读,根源处是缺乏真实的挑战。

    这一点我之前还真没意识到,怪不得这么久自己的读书速度慢、效果弱。

    先有一个挑战或任务,在书籍中寻找方法,把阅读作为克服挑战和完成任务的方式与途径。

    原来如此,这不也是“以终为始”理念的阅读式践行么?

    郝老师谈到“人的大脑天生不喜欢思考。阅读(尤其是专业阅读)是十分烧脑的事,不符合人的本能”。

    我多少理解了为何我总是抵挡不住临睡前那该死的扣手机的恶习了,明明已经制定过读××的小目标了,却往往“雷声大雨点小”,郝老师直击“七寸”——

    不是任务驱动而开始阅读,如果不是奖赏刺激而打开一本书,没有多少人能抵抗抖音、小视频、电子游戏、电影、电视剧的诱惑。

    找到症结了!!

    2.读书选择的问题

    工作内容所限,接触全方位书籍的条件本就不足,日常听樊老师讲书,听“非凡精读”里各领域大咖讲书,听李蕾老师讲文学书,多少弥补了一点,到听书与躬身透读同时还能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最好再加上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之间还有不少区别。

    到底读书时如何取舍?郝老师如是说:

    (1)只读畅销书,止步于畅销书。表面是兴趣或能力的问题,实质是缺乏探究本质的习惯或愿望。如果你不断追问本质,一定会接触到经典书。
    (2)迷恋经典书,沉浸在概念理论的世界里,理论学了一大堆,却解决不了现实中的问题。

    原来选择的终极指向还是解决现实问题呀!抓住这个“牛鼻子”,再读书时就会“心里有谱,脚下有路”了。

    要提高专业水平,就需要有走出阅读“舒适区”、长期啃读的理性认识,需阅读一些平常不喜欢、读起来烧脑的书籍,需要有克服本能、挑战自我的勇气。

    仔细想想,之所以一直在原地打转,这个原地其实就是温水,“青蛙”就在这温水中一直被煮着——舒适区待得太久了,会不思进取。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需求什么。极少数人“知道自己知道”,部分人“知道自己不知道”,更多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看吧,这其实也是一种二八法则。

    除非有较强的意志力或自我管理能力,否则,很难长期独自啃读。

    再加入新网师之前,加入啃读会之前,尤其是线下共读之前,我的所谓读书就是停留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层面上,自我约束能力实在太差,惰性力量又太强。

    环境真的影响人,一群人可以相互守望,相互提醒——学习共同体着实重要,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里不也在这样提示我们么?

    3.阅读与对话

    原来我觉得阅读就是阅读,很单一,后来才明白,这种单一的阅读是静态的,很难实现从0~1的突破。

    阅读需要三重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独自阅读,只能完成第一重与文本的对话,无法完成与他人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质量也就不高。

    单一的阅读却没有及时的输出乃至高效的输出,没有与他人的碰撞、交流,阅读的作用如何得到反馈?

    通过对话,通过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才是很好的评价和评估指标。

    一个人仅仅读得书多,是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的。

    读书源于解决问题,瞄准解决问题,最终要解决了问题。

    所以,评价专业阅读的标准,不是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书,而是看你解决了多少问题,解决了哪个层次的问题。

    郝老师的这几点提议切中肯綮,得经常咂摸品位,好好落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郝老师“理解”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qj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