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完《一年顶十年》,感触最深的是这三句话

读完《一年顶十年》,感触最深的是这三句话

作者: OutofShawshank | 来源:发表于2020-05-02 11:44 被阅读0次

    一、时间就是你的命

    我刚进入职场的时候,由于在海外工作,需要兼顾中国和当地的作息时间,使得我一周要工作八十个小时以上,每天醒过来就疲于奔命,压根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方向和价值,所谓如有近忧,必无远虑。

    再加上国企站队现象严重,就算我选择中立,依然有超过一半的精力不是花在本职工作上,而是耗费在冗长的内部沟通和协调上。

    当我回国以后,我花了两三个月静心思考,最后拒绝了好几个 500 强的部门岗位,因为我不想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内耗上,而是选择了一个普通的,但给我一定时间自主权的公司。

    我有机会在工作之余,做很多加快自己成长的事情,比如读书、社交、反省等等。从最开始一周工作八十个小时,到现在一周能压缩到十八个小时,回头想想,这真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自己的命运,怎么样算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想,能把握自己的时间,可能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

    我把生活中容易浪费时间的事情大概分成三类:

    第一是浪费时间的事情,比如电话闲聊、不重要的会议、低效饭局等等,这种能拒绝就拒绝,能忽视就忽视,勇于说不,后果远小于你想象,而且这是一种帮助他人变得高效的方法,只要提前沟通好,别人只会感激你,因为你也节省了他们的时间;

    第二是重复的任务,比如查收邮件、各种账单、定期报告等等,这样的事情,能自动化自动化,不能自动化就批处理,比如我一天只看一次邮件,只要跟客户沟通好我查看邮件的频率,有急事直接给我电话,到现在也没耽误一桩重要的事情;

    第三是因为自己管理不到位或者授权不足导致的衍生事情,比如事情没跟下属或者第三方交代清楚,事后要自己去擦屁股,这种一般就要采取勇于放权、小步试错的方式,即使你感觉自己做能比别人做的更好,也不代表你要亲身遍历所有的细节,这样也带不出一支独立自主的团队。

    二、做一件事情之前,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

    要事第一,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大部分人不光只停留在口号上,更可笑的是,他们会创造出一些相对意义不大的事情,来拖延真正重要的事情。

    以前我也是这样,看上去很自律,但是把自律当成了目标,为了自律而自律,而忘记了自律应该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为了学东西,舍弃了陪伴孩子的机会;为了听直播,舍弃了陪太太一起看场电影的机会,事后想想,我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我现在的电脑桌面上只有一句话:What we fear doing most is usually what we most need to do,我们最怕做的事,往往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

    我的桌面

    不重要的事情,你哪怕做的再好,也不会变的重要;耗费时间的事情,并不等同于它就是重要的事情。

    80%的成果来自于 20%的时间和精力,80%的公司收入来自于 20%的客户,所以,多考虑考虑为什么自己要做某件事,并不是浪费时间,恰恰相反,是在拯救自己的时间,拯救自己的命。

    三、远离不思进取的、混日子的人

    我到现在还记得以前一位领导跟我说的话,他说人不要太贪心,你现在还年轻,再过几年你到了 30 岁,一个月轻松拿个 1万块薪水,又不用做什么事情,那不是很好吗?

    自从那时候起,我就有意地开始跟他疏远了,因为我知道长期这么跟下去,就跟温水煮青蛙一样,凉定了。后来我离开了体制,我那位领导现在还在跟原来差不多的位置上,做差不多的事情,他不愿意出来,也出不来了。

    那时我最常看的一部电影就是《肖申克的救赎》,被体制化的悲剧在里头一览无余,以至于多年之后我开始写公号,起名就叫“走出肖申克”,借此来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混日子,不要不思进取。我不想做一个 35 岁就死了,75 岁才埋的人,不想到临终了开始后悔自己还有多少事情还没有做,趁着自己还有时间,一定要勇于折腾。

    很多人说自己也不愿意混现在的日子,但因为经济原因,无法面对摆脱现在而带来的生活压力。其实,这种恐惧被我们自己大大高估了。想要战胜它,你可以先从定义它开始,不要光想,而是把最坏的情况写下来,然后试着用一两周实际去感受下这种最坏的情况,你会发现自己其实可以承受得住。

    如果还觉得可怕,试想一下推迟行动的代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完《一年顶十年》,感触最深的是这三句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qk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