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始章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原始章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7-02 09:13 被阅读0次

【原文】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注释】

注曰: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

慈慧恻隐,所以用人者也。仁非亲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解读】

所谓仁,是指对事物和人类有亲切的感情和关怀,有慈悲恻隐的心肠,让万事万物都能够遂其所愿、有所成就。

仁爱的本质如天,无所不包;如海,无所不容;如雨露,无所不滋润。慈惠恻隐是仁爱之心的具体表现,真正具有伟大仁德的人,虽然不刻意去和天下人亲近,但是天下人民无不自觉自愿地亲近他。因为没有一个人得不到他想要的,没有一种生命不生机勃勃。

真正的仁者有博大的宽恕之心,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在要求人家之前先严格要求自己,在原谅自己之前先原谅别人。他关怀鳏寡孤独,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这是慈惠之心;别人的苦恼就是他的苦恼,他的快乐也是别人的快乐,这是恻隐之心。具有这种胸怀的人,一定不会妨碍别人的生活道路,而是让他们有自己的职业、营生,有快乐的家庭,这样的国家也一定是富强的国家。

所以,真正的人道要具有宏大的悲天悯人的胸怀,是让天下人各安其位,各得其所,都能有生的快乐。

所谓仁者无敌,能做到以上这些的才是真正的仁者,也才是真正的强者。

相关文章

  • 2022-07-28

    仁者,人之所亲, 有慈惠恻隐之心, 以遂其生成!

  • 《素书》第4课

    仁者,人之所亲 原文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释义 有仁爱的人,有慈惠恻隐之心,能成就他人,...

  • 仁者,人之所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有仁爱的人,有慈惠恻隐之心,能成就他人,成人之美。 道德仁义礼在家庭...

  • 素书全鉴(4)

    做个有慈惠恻隐之心的仁者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所成。 【张氏注曰】 仁之为体如天...

  • 读书|《素书》:人性本仁

    【原典】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译文:仁,是所有人都重视和向往的,只要具有慈悲、恻隐之心,人...

  • 《素书》之仁、义、礼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仁,所谓仁者爱人。仁,就是仁爱,是对家人、朋友、陌生人的爱和宽容。它...

  • 《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古曰: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余独可爱风,仁慈悲悯,清风柔肠...

  • 《老子》第十七章

    十七章(治国)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 赖辉东《论语史鉴》4.6不仁不义的周昭王

    第6章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

  • 《道德经》自译17-19

    原文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始章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xk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