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严格的监督,就可能导致质量控制不到位、培训不足、对优异业绩缺乏认可。
什么是监督?
监督的意思就是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
为什么要监督?
因为人的天性就是趋于懒惰,也可以理解为人不同于其他物种的优点,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可以分为大脑1与大脑2,大脑1是深度思考,大脑2为自动驾驶。
一个人如果每天对于每个决策都运用大脑1进行思考,那么,人很快就会崩溃,因为,思考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
大脑2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决策方式,例如,背书熟悉后就会有记忆功能,走路、吃饭、开车等也都不用耗费太多脑力,就是一种自我保护脑力的方式。
所以,对于一些事物,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机制,能不用脑就不思考的习惯。
但是,很多时候工作或生活中,需要一个人努力及行动,才可能实现制定的目标,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动力,产生动力有效的方式,就是人的大脑收到外界适当的压力,监督无疑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如何适应外界监督?
对于让人感到压抑的事物,来自于人们对于事件或事物的解读。
人们更愿意或习惯混淆事物,当他人提出与自己意见不同的观点时,人们更愿意理解为是对自己过往经验的批判或否决。
其实,对于发生的问题,一定要做好区分,人是人,事是事,谈论事情不是为了否决他人的观点,而是为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对于不同的观点,当事人产生了积极的想法,就会转换成动力,勇敢的面对困难。
反之,如果产生了消极的想法,就容易指责抱怨他人,从而产生愤怒或逃避的行为,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
监督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提升执行力。
监督不是为了挑剔他人,而是为了激励他人的行动力。
监督不一定能够让人快速达成目标,但是长期达成目标一定离不开适度的监督。
思考:
在你从事的岗位中,你对于监督的看法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