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所有人对一部电影达成完全一致的评价,永远不可能。
豆瓣和其他网络社区上关于流浪地球的两极化的评价,不是一种水军对一种水军的PK,它是两种群体抢夺公共话语权的对垒。
电影作为一种公共文化消费品,通过公众评分,加权形成一个单一的信用评分。是9.0分电影,还是6.0分的电影。这个会形成二级的传播,直接影响着电影的票房。所以关于这个产品的评分出现了撕裂。叫好的人,差评的人,都有自己充分的逻辑自洽的理由。
这是两圈圈层的人群。
我在电影院观看的时候,也确实看到有几个观众中途退场。从很多方面可以找到差评的理由,但是从这个电影背后的故事,这些电影人的情怀,努力,包括努力的成果,很多细节又可以打动我们。
两个群体意见迥然,没有什么奇怪。这只是一次正常的表达,人们都有自己的言论自由。在文化消费品领域,用钱来消费,表达自己的选择意志。
当这种产品是一个消费品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消费的选择权来投票。但是当这种产品是一个基础的社会公共工具的时候,你无法通过选择来投票。有一段时间我很不喜欢微信,但是我不敢删除它。它承载了我的社会关系。
张小龙说,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公共产品,有些时候需要通过独裁达成共识。
那么深层次的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总想达成的是社会性的共识,实际上除了国家法律有暴力作为基础之外,很多领域无法达成社会性的共识,我们只是被迫接受单一性的共识。我们很难有渠道,有场合表达我们这个团体性,群体性的共识。
小众群体,总是会面临大众群体的指手画脚,被称为异端。
那么未来有什么样的方式去缝合,熨平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呢?彼此互相接受,又相安无事。
一个可能的方式,就是大家在城市里,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社区,社区有着社区自己的共识。所谓人以群分。
为IG夺冠而疯狂欢呼的人,即便在周围人看来不可思议,不可理解,他们有自己的精神圈子。互联网提供了这样一个,任何一个小众群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有足够规模的圈子。
那么流浪地球,对于科幻迷来讲,在科幻的圈子里,评价就会很高。在看韩剧的人看来可能就不对胃口。
圈子决定了评价,评价反过来体现圈子。
那么未来聪明的导演,也许就不是面向整个社会提供文化产品,而是面向特定的社区提供文化产品。比如美剧《硅谷》就很能戳中程序猿的G点。而没有程序猿的工作背景,就完全不知笑点在哪,导演的包袱在哪里。
那么圈外的人士的评价,其实在算法上不应该被无差别的计算在总体评分中。这个总体得分得出的是在多少个不同的圈子里,能够达成共识。
但是在特定的圈子里,还是要根据人群画像来进行计算。而目前面向社会提供一般性的文化产品,不具备这样的分圈子的反向测量条件。
能够跨越众多圈子达成共识的领域,其实非常少,好莱坞的英雄主义,灾难,爱情等故事套路百用不厌。
但是如果这个作品中需要表现很多专业领域的知识,比如经典话剧《哥本哈根》表现物理学家圈子里的故事,没有物理学基础的人真的就一脸懵逼。
2018年我们做《比特碧儿的烦恼》的时候,表现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故事,没有背景知识的观众,看起来就完全不懂编剧的包袱是什么。
互联网,充分的链接了社会的各个群体,但是也在快速的分化社会,社会逐渐变得部落化。人以群分。
未来需要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既能够兼顾部落化的强共识,又能够兼顾社区化的弱共识。我权且称之为互联网上的差序格局。
需要缝合的地方就是创业者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