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和大侄子说早点洗漱后一起看书,却没想到三个侄子都兴奋到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17245/d81d98b3ad99e97b.jpg)
于是晚上侄子的房间就有了这样一幕:
一张一米八的床上坐着四个人,每人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大侄子11岁,看世界名著简易版。小侄子6岁,看世界名著简易版里的配图。而二侄子选择了成语故事。
其实一开始老二和老三根本不愿意看书,后来看见我和大侄子两个人看的不亦乐乎时,他们俩才蹑手蹑脚地到书架上拿了自己想看的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17245/15fd73b64c77dfc5.jpeg)
从这件事上我学到了以下三点:
01 学习氛围很重要
如文章开头所说,一开始老二和老三并没有看书的想法。后来他们之所以愿意看书,是因为看见我和老大沉浸在书海中。
看书时间结束后,我问老二为什么后来会主动看书。老二说:“因为看见姑姑和哥哥这么认真学习,所以我也想学习。”
因为看见身边的人在做,所以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做。
小朋友的思想是这个世上最纯粹的东西,他们不懂如何分辨这件东西是好还是坏。
他们只明白身边的人在做,自己便也可以做。
这也就是为什么父母沉迷于玩手机,小朋友就会爱上玩手机。父母喜欢赌博,小朋友也会耳濡目染。
我们常常听人感叹,有的父母知书达理,连带他的小孩也谦谦有礼,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不行?
为什么会这样呢?
让我们回顾一下自己和孩子的交往过程。
孩子想和爸爸妈妈聊天,爸爸妈妈却大手一挥“滚蛋,老子自己累的半死”。
孩子想和爸爸妈妈撒撒娇,爸爸妈妈却怒目圆睁“多大的人了?还干这么幼稚的事”。
于是孩子学会了用这种方式和别人交往,也因此,好习惯一样没学会,坏脾气全学会了。
就像一个印章,盖的章子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偏差。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17245/baa8dae70456299a.jpeg)
02 你眼里的坏孩子或许并不坏
我家二侄子在所有人眼里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孩,不听话,不懂事,不好好上学,太调皮……
坏毛病一大堆,好习惯却找不到几个。
也因为这样,他挨的批评最多,被嫌弃的次数也最多。
可经历过今天晚上的事情后,我对他的印象完全改观。
看书时间结束后,我问他:“你为什么后来不玩了?”
他淡定地说:“因为我看你和哥哥都在看书,我感觉看书好像不是一件反感的事情。而且,我也想和哥哥一样好好读书。”
听完他说的这几句话,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或许,这个世上的坏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坏。他们也有属于自己优秀的一面。
因为身边有个优秀的伙伴,所以自己总是成为不了那个优秀的模样。
在大人面前,我们总是以坏孩子的身份出场,以至于自己在某一时刻变好过,他们却无从知晓。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17245/6752233402c25fad.jpeg)
03 大人应该反思自己
写到这里,我的反思最多。回想自己以前和他们的交流过程,我发现自己的脾气太急躁。
很多时候总是用大人的眼光看待他们,总是拿大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也因为这样,我想得到的效果也相差甚远。
今天晚上我刷微博时看见一个关于小孩子得抑郁症的热点新闻,看完之后我问大侄子,你是不是也这样?
他轻轻地点了点头,说:“我爸爸妈妈就是喜欢打击我,所以很多事情我都不敢做,很多话我也不敢说。”
我忽然没了对白,我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想和他说他爸爸妈妈不是这样的,却又说不出口。
因为他的爸爸妈妈的确脾气暴躁,说话喜欢打击人。
我想鼓励他,却又明白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结并没有那么容易打开。
所以我只能选择沉默。
小时候我也受过这样的对待,所以我一直告诉自己,等我长大了千万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可是现在的我,有时候依然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几个。
那份痛苦,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转移。
我们不该这样的,不该将自己受不了的苦又放在孩子身上。
和孩子沟通,我们应该语气平和一点,情绪稳定一点,少让孩子从小便遭受我们曾经遭受过的时刻,让他们健健康康成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