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美食,不仅是眼睛之福,也是口舌、肠胃之福。
中国人爱吃,也擅吃,发明了炒(爆、熘)、烧(焖、煨、烩、卤)、煎(溻、贴)、炸(烹)、煮(氽、炖、煲)、蒸、烤(腌、熏、风干)、凉拌、淋等烹饪方式,又向其他民族学习了扒、涮等方式,以此,食材种类无穷,美食种类更加不计其数。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膳食文化已有雏形。春秋战国齐桓公时期,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了唐宋,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南宋时,已是“南甜北咸”格局。
清初,形成有影响力的“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清末, 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于此,传统饮食“八大菜系”格局正式奠定。
对美食,与其偏好其一,不如博爱所有。至少,先博爱再专一。不然,总是遗憾。
一、鲁菜
口味咸鲜为主。
相对于川、粤等影响型菜系而言,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是唯一的自发型菜系,其历史最悠久、技法丰富、最见功力。
2500年前山东的儒家学派奠定了中国饮食注重精细、中和、健康的审美取向,明清时期大量山东厨师和菜品进入宫廷,使鲁菜中正大气、平和养生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升华。
经典美味:一品豆腐、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红烧大虾、蜜汁梨球、德州扒鸡、坛子肉、油爆双脆、四喜丸子、清汤柳叶燕菜等。
二、川菜
口味麻辣为主。
川菜的味相当丰富,清鲜醇浓,麻辣辛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鱼香、麻辣、辣子、陈皮、椒麻、怪味、酸辣诸味。
经典美味: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水煮鱼、水煮肉片、夫妻肺片、辣子鸡、麻婆豆腐、回锅肉、东坡肘子、鸭血毛肚血旺等。
三、粤菜
口味鲜香为主。
即广东菜,发源于岭南。粤菜由广州菜(也称广府菜)、潮州菜(也称潮汕菜)、东江菜(也称客家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广州菜是粤菜的代表,民间有“食在广州”的美誉。潮州菜为粤菜主干,汇闽、粤两家之长,自成一派。东江菜是客家菜中的一派,以砂锅菜见长,有独特的乡土风味。
在世界各地,粤菜与法国大餐齐名,由于广东海外华侨数量占全国六成,因此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是粤菜。
经典美味:八宝冬瓜盅、上汤锔龙虾、白切鸡、红烧乳鸽、老火靓汤、脆皮烧鹅、清蒸海鲜、蜜汁叉烧、玫瑰豉油鸡、沙茶牛肉等。
四、苏菜
口味清淡为主。
也称“江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菜的原汁。由于苏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统称江浙菜系。
主要以南京菜(旧称金陵菜)、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组成。南京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淮扬菜清淡适口,刀工精细;苏锡菜口味趋甜,清雅多姿;徐海菜原近齐鲁风味,后咸味大减,色调亦趋淡雅。
经典美味:松鼠鳜鱼、盐水鸭、狮子头、老鸭汤、镇江肴蹄、将军过桥、肺汤、黄泥煨鸡、三套鸭、无锡肉骨头等。
五、闽菜
口味鲜香为主。
闽菜不仅仅是福州菜和闽南菜,它还包含了客家菜、闽北菜、莆仙菜、沙县菜(闽中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尤以“香”、“味”见长。
闽菜三大特色,一长于红糟调味,二长于制汤,三长于使用糖醋。
经典美味:佛跳墙、鸡汤氽海蚌、客家生鱼片、武夷熏鹅、沙县板鸭、海蛎煎、扁食、涮九门头、福州鱼丸、厦门沙茶面等。
六、浙菜
口味清淡为主。
又称浙江菜,由杭州、宁波、绍兴和温州为代表的四个地方流派所组成。口味注重清鲜脆嫩,保持原料的本色和真味。菜品形态精巧细腻,清秀雅丽。其中北部口味偏甜,西部口味偏辣,东南部口味偏咸。
经典美味: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东坡肉、赛蟹羹、干炸响铃、荷叶粉蒸肉、西湖莼菜汤、家乡南肉、杭州煨鸡、冰糖甲鱼等。
七、湘菜
口味香辣为主。
即湖南菜,在长沙地区又被称为本味菜。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
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经典美味:剁椒鱼头、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吉首酸肉、腊味合蒸、姊妹团子、潇湘猪手、干锅花菜、地锅鸡、小炒黄牛肉等。
八、徽菜
口味鲜辣为主。
徽菜是徽州的地方特色,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文章来源公众号:中式大美生活
由于明清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明清时期一度居八大菜系之首。
经典美味:虎皮毛豆腐、黄山炖鸽、方腊鱼、符离集烧鸡、腌鲜鳜鱼、杨梅圆子、清炖马蹄鳖、火煲果子狸、清炖石鸡、问政山笋等。
图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