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我一直认为,数学课前预习不利于学生课上集中学习。预习中,学生会重结论轻思考,重记忆轻想象。课上,学生会自认为会了,不思考,对知识点的应用也是生搬硬套……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改变了我对数学课前预习的认识。
课前,学生通过预习,基本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面对这样的现状,起初我很苦恼:大部分学生都会了,这课该怎么上呢?
我快速地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寻找应对策略。于是就有了异乎寻常的教学过程:展示——暴露学生学情,对比——规范书写格式,问题——引领算理探究,沟通——发现知识间联系。
展示时,学生自信满满;对比时,学生兴趣高涨;面对问题时,学生聚精会神;沟通时,学生恍然大悟。整个过程,学生激情四射、全神贯注,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尝试说理的学习习惯,还积累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这节课使我明白:预习不仅不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思我之前对预习的认识:我为什么会认为预习不利于学生课上集中学习呢?
以前备课,从来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自认为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是一张白纸,课上可以随意作画。当遇到学生通过预习知道这节课的知识时,会主观认为学生没有经过深度思考,是生搬硬套课本上的答案。就这样,我片面地认为预习不利于学生课上集中学习,而没有从自身找原因。
今后,我会正视学生的预习——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习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努力让每一节数学课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