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上一篇撰写的旅行志,主要说的是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塔”,这一篇旅行志笔者就决定来说一说各式各样的“寺”。

个人是这样来理解并认为的,其实“塔”与“寺”有机的融为一体。列子是我们国家东周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后人为其编撰了《列子》一书,在《列子》一书中就写有这样一句话语,曰道:“周穆王时西极有化人来”,周朝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朝代,由周武王姬发创造建立的,也是历时最长的朝代,认为早在我们国家的周朝时期时,已有佛教流入到中国了。不过,有不少专家不是这样来认为的,据某些专家与学者们的调查研究考证,普遍还是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大约是在我们国家的“两汉时期”,佛教传入到了中国,自从有了佛教,于是便修建了“寺庙”,当有了“寺庙”以后,才修建了“塔”。

在华夏的大地上,你我若是用心去观察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哦,但凡有名山胜景的地方,必然会有一座或数座比较有名气的寺庙。在某些地区,即便是没有名山胜景,也照样会有闻名全国的寺庙啊。譬如说:笔者所在的城市上海,也有三座闻名全国的寺庙,它们分别是:“龙华寺”、“玉佛寺”和“静安寺”。

还有的就是,但凡在国内旅游,你我就算是没有宗教信仰,也不欢喜任何宗教派别,有时免不了也要去寺庙参观礼佛哦。我们国家的某些文化、艺术、历史的传承……也是和寺庙密不可分的。虽然笔者不是一个佛教徒,亦去过不少寺庙参观礼佛,也是见佛即拜的。

在笔者小的时候,父母及祖辈就给笔者灌输过这样一种思想,就说道:“你以后若有了机会,去寺庙参观礼佛的话,要牢记两个重点哦,其一就是,快要到寺庙的时候、以及整个游玩过程,切不可胡说八道胡言乱语;其二就是,你可以一个佛都不拜,但若是拜了一个,就要个个都要拜过去,“千万不能去拣佛烧香”,这样去做的话,既是对佛不尊敬,同时又会对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好与不祥!”……

每次去各式各样的寺庙参观游览礼佛的时候,在那一时刻,笔者的内心世界,就会感受到无比的安宁,心中的一切杂念(想)与种种思绪,也都会被自己抛到了九霄云外……皆因本人对“寺庙”与“佛”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还因为“佛教”是劝人从善多做好事与善事,亦要摒弃任何邪念与种种坏的想法,更是我们自律向善的伊始。

在笔者将近四十年的人生旅程之中,参观的第一座寺庙是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地区的“寒山寺”,那一年笔者只有8岁哦(虚岁)。

笔者查阅了历史资料后获知,“寒山寺”始建于我们国家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即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等到笔者迈入到了青少年时期时,是这样来理解并认为的,之所以有许多人欢喜去“寒山寺”旅游参观礼佛,主要原因有其二。

其一就是:和唐朝时期的诗人张继所撰写的《枫桥夜泊》不无关系吧,他的这首诗歌提升了“寒山寺”在全中国的知名度,成为一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寺庙。有不少的专家还专门去考证张继写的“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否是正确,结果经考证的确是如此,从古至今,每一年、每一天,每当到了半夜的时候,依旧会有敲钟的习惯!

其二就是:也和“寒山”与“拾得”这两位大德高僧不无关系啊。在“寒山寺”的历史上,寺庙内曾住着两位大德高僧,一位高僧名叫“寒山”,“寒山”其人善于创作各种诗歌,所作的诗以玄理胜;另一位高僧名叫“拾得”,据说“拾得”原本是一个孤儿,被一位高僧收养之后,便入寺为僧。“寒山”与“拾得”都著有“忍耐歌”,全文如下,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两位大德高僧教会了当时的世人和后世之人,“如何去做人”与“为人处世该怎样”,让当时的世人与后世之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终身受益。

此外就是,关于“寒山”与“拾得”,还有两个传说哩。有一些后世之人认为,“寒山”与“拾得”极有可能是我们国家远古传说中“和合二仙”的化身;还或许会有另外一个可能,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寒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拾得”是“普贤菩萨”的化身。更有传说说他们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是极为讲究的,那“荷花”是“并蒂莲”的意思,盒子则象征着“好合”的意思,而五只蝙蝠,则寓意着五福临门,大吉大利,总而言之,一切都是美好的愿望、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这大概是寄托了人们一些良好的愿望,因此促使大家愿意去“寒山寺”旅游参观礼佛……

在那个时候,笔者对于“寒山寺”最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寺里面有一尊癫僧——“济公活佛”像,其一边脸呈现出哭像,另一边脸则呈现出笑像,以及“五百罗汉像”。记得当时父亲曾告诉过笔者,你要耐心的从中去寻找佛像,总有一尊佛像与你长得比较相像……

在江南地区,能够与“寒山寺”齐名的,或者说能并驾齐驱的,就是要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灵隐寺”了。到了目前为止,“灵隐寺”笔者一共去过两次哦,第一次则是和一帮大学本科好友及先生【备注:班主任瞿素珍。】一起去的,第二次是由原单位组织的。

“灵隐寺”被赞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它背靠着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即公元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又名为“云林寺”。“灵隐寺”之所以又名为“云林寺”,和清朝的康熙大帝不无关系,清康熙二十八年,即公元1689年,康熙帝南巡至杭州“灵隐寺”时,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 在“灵隐寺”内最最主要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它们分别就是“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药师殿”,这三座大殿都位于“灵隐寺”寺庙的中轴线上。除此之外,还有“藏经楼”、“五百罗汉堂”、“大悲阁”……等各类佛教建筑。

笔者缓步来到了“大雄宝殿”游览参观礼佛,好友龚明就介绍道:“‘大雄宝殿’其原先名字则为‘觉皇殿’。”笔者看到,大殿的正中央有一座释迦牟尼莲花坐像,好友继续说道:“佛祖的高度达24.8米,是用大香樟木雕刻而成的,整个造像显得“妙相庄严”、“气韵生动”,你看,它颔首俯视,会令人产生景仰与敬畏之情,这是中国目前为止,最为高大的香樟木坐式佛像之一了,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与艺术精品!”……

游览参观礼佛完“大雄宝殿”之后,龚明让我们一帮友人去“大雄宝殿”的后面摸刻在石碑上面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众佛教徒”和“四面八方游客”来“灵隐寺”旅游游览参观礼佛时,最最欢喜的节目之一了。当摸完字以后、还当龚明、一帮友人以及瞿素珍先生问笔者到底摸到了什么字,你最欢喜的字是哪一个字时?!笔者坦诚的答曰:“只因为本人长得比较矮小的缘故,还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比较高大的缘故,其他字本人一概都是摸不到的,自己只能去摸到一个‘空’字,自己虽然只摸到一个‘空’字,不过,个人最最欢喜的字也就是‘空’字了,每个人都要去想想穿啊,若你我都能去想穿了,人这一生不就是个‘空’吗?!无论我们的一生是怎样的,所从事的是什么样的职业,是平庸之辈,还是去创造了某些辉煌,我们终将要回归到‘空’,正所谓赤条条降临人世,赤条条驾鹤西去!”……听了笔者的话语之后,友人及先生都一致含笑点头。

在2011年的时候,笔者和家父一起去浙江省宁波市旅游游玩,在此期间,第一站便游览参观礼佛了处在太白山麓的“天童寺”。

虽说“灵隐寺”距今也有1670年的历史了,不过要是和“天童寺”做一个比较的话,就有一些小巫见大巫的味道了。“天童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即公元300年,至少还要比“灵隐寺”早建一两百年左右哦,它是禅宗五大名刹之一,更有着“东南佛国”的称号。

“天童寺”就坐落在层峦叠嶂的太白山下,它在宁波市的东面,距离宁波市有25公里。有“群峰抱一寺,一寺镇群峰”的说法,其东、西、北三方有六峰簇拥。背枕巍巍主峰太白峰;左依东峰、中峰、乳峰;右靠钵盂峰,圆秀突起,状如覆钵,聿旗峰,陡惊峻险,似旌展扬。若要朝山进香的话,唯有走南面一条郁郁葱葱的万松大道,且南面天阔山远。全寺占地面积达到了7.6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8万余平方米,有殿、堂、楼、阁、轩、寮、居30余个计999间。

据当地的女导游介绍说道:“‘天童寺’的名字是这样由来的,相传在我们国家的古代有一位名叫‘义兴’的僧人,云游到此地之后,便结茅开山、建造精舍,他在茅舍中日夜虔诵经书,日积月累,日子一久,就感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命令太白金星化作一童男子,从天而降,为他侍奉供养,待寺建成后,童男子飘然而归,故得名为“天童寺”,还把三面环抱古刹的群山称为“太白山”。

在“天童寺”游览参观礼佛的时候,让笔者印象最最深刻的就是,寺内有两口“千僧锅”。据当地的女导游继续向我们介绍道:“这两口‘千僧锅’铸造于明崇祯十四年,即公元1641年,锅的直径达到了2.36米,深度达到了1.07米,重量达到了4000公斤。”……导游还对我们说道:“之所以会去建造两口‘千僧锅’,皆是因为寺庙在最最鼎盛时期的时候,有一千多位僧人学习修行!”……由此可以让人想象到,处在鼎盛时期的“天童寺”,是多么的宏大壮观啊!……

除了笔者个人对于两口“千僧锅”的印象最最深刻之外,在寺庙内还有一组佛像壁画,一共有12个人,也同样让笔者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无论游客从哪个方位与角度朝佛像张望,佛像就好像在向游客张望一样,令参观的人顿时会产生肃然起敬之情,一刹那间内心深处的任何邪念与杂念也会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更不敢去胡思乱想啊。不过,较为可惜的一件事情就是,其中有一位佛像遗失掉找寻不到了,只好聘请工艺大师按照历史资料与图片再重新去复制了,重新复制以后的佛像就没有——“原先游客无论从哪个方位与角度去张望,佛像都好像向游客张望”的这个神韵,已经是不复存在没有了哦……

还有的就是,除了笔者上面段落里写到了所参观的上述三座寺庙以外,个人在旅游的时候,还去游览参观了江苏省无锡市灵山景区的“灵山大佛”、江苏省昆山市千灯古镇内的“延福禅寺”、陕西省西安市内的“大慈恩寺”、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的“法门寺”……

朋友,假若是在你我的人生旅程之中、在个人遭遇到了种种困难与挫折、在某些时候内心深处无法去平抚心情的时候……假若是想要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与安慰,去洗刷一下内心的污垢,给自己的心灵去放空一下,放飞自我的心灵,就不妨去置身事外吧,还不妨去寺庙走一走吧,还假若你我想做一个正直的好人,不妨心中存佛,一个心中有佛的人,一般而言皆是好人、皆会心存善念处处与人为善……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寺庙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6年09月23日星期五晚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