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起做到公益平台“月读《传习录》”作业
《传习录》作业第十二天---治学五步

《传习录》作业第十二天---治学五步

作者: 虚谷1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23:05 被阅读0次

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问、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是故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说而言谓之思;以求精其察而言谓之辩;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盖析其功而言则有五,合其事而言则一而已。

《传习录》作业第十二天---治学五步

讲的是治学的道理。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博学之”意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相关文章

  • 《传习录》作业第十二天---治学五步

    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

  • 第十二天,传习录。

    1,王坚持心即理,不能把心和理分开,我们内心本来就存在着良知,王的格物致知是说把自己把自己的良知用到万事万物上,这...

  • 传习录第十二天

    心和理 朱子的所谓“格物”,就是“即物而穷理”。“即物穷理”,是从所有事物上寻求所谓的定理,是用自己的心在...

  • 传习录  第十二天

    先生认为朱子谓格物致知,乃是即物而穷理,在事物上下功夫,在外物上寻求事物的真理,先生认为心即理,理即心,两者无二,...

  • 传习录第十二天

    一个来访者,丈夫去世,苦守十年,衣服基本已淡色和黑颜色为主。这样的事情放在宋明清时代,定当是贞洁烈女,要树牌坊的。...

  • 《传习录》第十二天

    天下所有的学问,没有不实行就可以称为“学”的。可见,学从一开始就已经包含了行。“笃行”的“笃”,是实实在在的...

  • 2014301020155

    第九周作业:第九周作业 第十周作业:第十周作业 第十一周作业:第十一周作业 第十三周作业:第十三周作业 第十四周作...

  • 2018年2月26日作业

    第十四次作业 第十五次作业 第十六次作业

  • 读《传习录》第十二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二天。 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

  • 第十二天作业

    第12天的作业,有效信念植入觉醒。 我们坚信什么,就会拥有什么,我们坚信什么,我们就是什么。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作业第十二天---治学五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is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