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开头就很压抑。本想说我很喜欢这样的有烟火气的农村生活,但看了电影后我才知道,所谓的“烟火气”,是选择下的无奈,是没有尽头的艰苦。
影片以马有铁和曹贵英为男女主角,讲述了他们的人生。马有铁是家中的最小的大龄老四,他不被看好,不被重视,而曹贵英腿脚不便,患有尿路疾病, 不分时间场合地小便失禁。他们成为了夫妇。
我想起来一句话:选择了,就好好珍惜。
他们没有任何怨言,现实也不会同意他们有怨言。他们如往常一般过着日子,尽心做好每一件事,只是从此刻开始身边多了一个人,这样的陪伴似乎也很好。
贵英不善言辞,但却会用并不利索的行动来表达自己。当有铁应村上有权势的人的“要求”第一次去献血时,她担心他而表现出的爱惜与心疼让人一眼就能领会。当他第二次去献血时,贵英乞求医生:“大夫,你抽我的吧,你别再抽他的血了”。当有铁出门办事很久没有回来时,不善言辞的她一步一步地瘸着走到路口,把热水捂在衣服里等他,自己却冻得不像话。她告诉有铁,水变凉,她就回去换一趟热水,换了好几趟,他也没有回来。
爱在无言处。
有铁也丝毫未嫌弃她的缺陷,帮她洗裤子,为她买长款大衣,事无巨细地对她好。邻居们调侃他对贵英的爱:恨不得把她栓在裤带子上,一刻也不离开。
他们是互不嫌弃,互相为彼此尽心尽力的两个人。
有人在背后议论贵英,说很羡慕她,她很幸福,能嫁一个愿意对她这么好的人。另一个人回复她,人家娶了谁就对谁好,你羡慕,那你也可以嫁给他啊。这段彰显人性的对话,给了我很深的感悟。你羡慕别人,可是别人曾经经历过什么,别人在面对难处时又是如何处理的,这些你都知道吗?你会愿意嫁给这样一个又穷又被嫌弃的人吗?
他们不仅是两个对彼此上心的人,他们也是两个很善良的人。
我很感动有铁对待生命的善意。他对身边的人很好,对他的驴很好,对田野的小麦很好,对鸡很好,对燕子也很好,他对待一切的生命都很好。在房子将要被拆时,他特意去叫燕窝里的燕子,放心飞。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尽管他并没有被善意地对待。由于只有他的血型相符,多次被“要求”去献血,仅一件大衣作为可怜他的“回报”;他尽心尽力地帮助他的哥哥,却只是被冷冷地对待;在他离世以后,他的哥哥也不放过他,以弟弟搬过去和自己一起住为由对房子进行拆迁,只为得到一万五千元。那么,善会有善报吗?我不知道,从他的一生来看,似乎没有。但是我仍然觉得要保持善良,因为我就是被这样的善良和爱打动。善良的人会拥有许多内在的爱与美好。我也喜欢被善意地对待。
或许是因为现实的细枝末节带来的烦躁,又或许是因为一时的冲动,他们也吵过一次架,但没过多久一方道歉,另一方顺着台阶下了,他们又重归于好。吵架总是难免的,尤其是在如今条件越来愈好,导致人们经常不知道忙什么,就因此增添了很多细节上的摩擦,但双方若是有心者,总会有办法化解困难。
很喜欢影片中的一段对话:
有铁和贵英在菜地劳作,有铁对走在前面的贵英说:“唉,你看,像不像把你的脚印种在地里了,这些天,秋菜没出来,再长出许多脚印咋办呢?”
“我可不想长。”贵英认真地说:“脚长在地里就哪里都不能去了,不是让风刮倒,就是让驴啃掉。”
让我想起了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世界,这样平常而又认真的对话似乎变得罕见。一方面少有人认认真真地思考一段无关紧要的话后发表自己的想法,好像这样的问题很奇怪,不必回答。另一方面自从有了手机,面对面的两个人距离好像变远了,即使此刻身边有人与自己同行,也会低头看着手机。所以我很喜欢和我同行时不低头看手机的人,哪怕某一刻我们不知道说什么。
以前的农村生活很大一部分是劳动,看着影片中他们自己亲手种下一颗种子,来年摘下结出的果实,我觉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看着他们从混合一摞水泥,到合成一块又一块的砖头,再到建起一座房屋,我觉得他们住着一定会很幸福。人,还是需要劳动的,即使劳动的过程是那么辛苦。
应村里的扶贫,他们有机会搬入城市的房屋。记者采访他:“马有铁,马上就要搬进这个宽敞整洁的房屋了,请问你现在心里想些什么?”
“人住在这里了,驴子,猪,鸡儿都哪里住呢。”
很喜欢这部电影。喜欢它的每一帧动人的画面,喜欢马有铁的骨子里的善良,喜欢他们夫妇坚贞不渝的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