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梁帝赶紧出声阻止,生怕明晚一个不小心就真把宋行舟给打死了。这两个人,一文一武本是朝之栋梁,可偏偏打小便看彼此不顺眼,随着年纪增长,二人之间的龃龉也越来越多。每次见面,总是三言两句间便剑拔弩张,而且次次都是以宋行舟被打晕收场,难免令人同情。
自大梁开国,明家便世代驻守雁门关,于京城少有亲朋,明晚幼时生了场重病,被送回京城照看。之后在宋家休养了一年,自此便和宋行舟结下梁子。听说她离开宋家那日,宋行舟还在门口放鞭炮送她。
几年之后,北狄二十万大军突攻山海关,大梁集结军队迎战,孰料一月后西戎联合北狄剩余兵马再攻雁门关,明家满门浴血奋战,而援军却久等不至,十七岁的明晚率一千铁骑突破重围前去接引援军,发现援军被山石封路,停滞不前,明晚当即怒斩援军领将,带军绕路赶回,可那时西戎已攻破关塞,明家满门战死,明晚独挑大梁,重振军队血踏西戎,重新夺回雁门关。
明家儿女从不轻易示弱,而明晚的铁血手段则更加令人惊惧,北狄西戎两路大军被她打得抱头鼠窜,多年来不敢再犯。
她是世人口中的杀神,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更不把别人的命当回事。在她的铁腕下训练出来的雁门关将士,是大梁最勇猛的军队。
五年前,前卿相裴仲通敌卖国一事暴露,被人揭发在西戎攻打雁门关时,援军将领是受他指使,故意走提前设下埋伏的路线,从而致使明家一门孤守雁门关,无一幸存。当时接到消息的明晚连夜奔赴京城,手刃裴仲。
彼时裴仲独女裴嫣已与宋行舟订下婚约,宋行舟为其求情,梁帝免其死罪改为流放,明晚抗旨追上流放队伍将裴嫣斩杀,自此和宋行舟势如水火。
梁帝罚她三年俸禄,杖责一百。
从那之后,明晚再未回京。
此次回京平叛,梁帝特许明晚小住一月。朝臣们都想邀她到自家府邸,但又害怕因招呼不周被她一巴掌拍死。宋行舟露出狐狸般的笑,狭长眼眸微微勾起,一眼便知在打坏主意。
他上前一步,拱手扬声:“皇上,臣以为,不妨多留明将军些时日,在宫中为她觅一处偏殿最为妥当。”
众人面面相觑,很是惊讶。宋行舟和明晚可是隔着深仇大恨,他怕是巴不得明晚一辈子别回京,此次怎么反其道而行?
事出异常必有妖。
明晚正烦躁地打理绯红繁琐的朝服,听闻此言双眼如刀般射过去,他迎上她的视线,眼底神光莫辨。
“前些时日皇上为四皇子寻一武将老师未果,此次明将军回京,当是最佳人选。”
明晚面容冷怒:“一介武夫岂敢教导皇子,何况雁门关不可无将,一月已是极致,怎可再留。”
他笑意融融,藏青朝服修得身长玉立,怎么看都像是笑里藏刀。
“明将军心念边塞着实令人敬佩,但雁门关不只你一名将领,也不是只有你明晚,才守得了雁门关。”
他依旧是笑着的模样,但嗓音已冷,明晚眼里腾起怒焰。
“明家历代镇守雁门关,英灵亡魂留在那里,明家的根也在那里。”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宋行舟轻笑一声,明明是悠悠语调,却犹如利刃将人逼到绝路。
“明将军,我希望你能明白,雁门关是大梁的关隘,而不是你明家的。你要守的,也不是雁门关,而是陛下。”
武将动手不动口,明晚住手时,宋行舟已经被揍晕过去,她用袖口拭擦拳头上的鲜血,嗓音淡淡:“臣一时没忍住,望皇上恕罪。”
梁帝叹气挥手,显然见怪不怪,散朝时却对她说:“明卿武术出众,四皇子也一再表露对你的敬佩,便依宋卿之言,多留些时日吧。”
她眉眼蹙紧,语声沉沉:“臣遵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