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99386/833061a338546aa2.jpg)
1.
当我发现,拉开和同龄人的距离根本不用10年,只要两三年时,如同游泳被呛。
绿箩读研,我,燕子,C小姐就在广州进入职场,月亮去了深圳工作,果子回家开了工作室……
然后各自的人生轨迹便不一样了,这个不一样,不用等到10年之后的同学聚会,只要3年,每个人的轨迹,清晰得如同艳阳下绿色上的脉络。
第一年。
绿箩在跟随导师和同学们去村庄进行田野调查,研究村庄文化对人们的通讯手段和社交习惯的影响。
我和燕子,C小姐,月亮都在上班,加班。
果子上海参加展会。
第二年。
绿箩去香港参加文化交流。
我和燕子加薪工作加量,上班,加班。
C小姐回乡下进入国企。
月亮去了澳洲打工度假。
果子工作室从家里开到市中心。
第三年。
绿箩准备出来找工作,在院系里跑关系,也在向各大企业递交申请书。
我和燕子升职了,依旧上班,加班。偶尔旅行,偶尔失落,偶尔高兴。
C小姐转正大半年,买车了,准备供房。
月亮澳洲打工度假回来,和朋友合伙做生意,认识了一群人,准备买车。
果子的工作室生意扩张,她买了房,躲避着家人的催婚,准备买地……
绿箩调侃说:我们愣是把二十来岁过成了四十来岁,还没来得及青春一把,伤感一把,抒情一把,还没来得及追寻理想,就要在追寻物欲的道路上死去了……
果子说:我们才没死去,我们在平凡或轰轰烈烈地活着。那些死去的是不前进,不成长的人。
我们负重前行,就是在追寻一条活路了。
我说:是的,我们的日子忙碌而平凡,但是依旧会走下去,因为我们相信糟糕的事就算发生,我们也能应对。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9386/2684e96fb2e9714e.jpg)
2.
而当我写下和同龄人轨迹的差别——那些用时间度较量的物质和成就的差别,也才发现,我原来已经随身携带尺子,随时度量,随时比较。
然后从和同龄人丈量出来的差距,看着差距日益焦虑,然后难过着,然后迷茫着,然后不知所措。
焦虑的何止我一个。
被上涨房租压着的北漂们,在上海消费降级的青年们,在广州雨季里不打车,撑伞走回去的毕业生们……
都在焦虑着。
95后都出来工作了,Ta们才23岁,但Ta们的发际线在增高,Ta们的焦虑在于没有存款,还没买房,生不起病……
当成都的小姐姐被问:你觉得你男朋友多少钱能养活你?
她说:他带我吃饭就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9386/80ef80e17f4be339.jpg)
这引来广大男生们的追捧,甚至要去小姐姐所在的街道去偶遇……
因为这是一股清流,因为这个小姐姐还没有现在女孩的物欲,没有那么拜金,没有一见面就问你有车吗?你有房吗?
但我想说,提出物质要求的女孩,不过是不喜欢你或者觉得你需要配得上她。
能力匹配,追求匹配才是最合适的。
如果你对喜欢的女孩,能给她追求的只是吃一顿饭。那下一顿怎么办?明天呢?后天呢?……
不论是追人,还是和喜欢的人追寻未来。都得有计划。每一步行进,要有看得见的目标,和不会停歇的欲望。
你说,清心寡欲,消费降级,能过就好,这样所谓的“佛系”,不过是你不够在乎,或者你找不到做这件事的内在动机。
因为众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迷茫,在焦虑,在放纵,在堕落,网上的规劝早就响起: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不能太佛系,要规划并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不会惧怕被同龄人甩开差距。
要不,真的会在二三十岁的时候死去,在七八十岁的时候下葬。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9386/7b0b5584a3186d6f.jpg)
3.
A小姐邀请朋友一起跑步,她说:下班太累,不想动。
A小姐邀请她一起旅行,她说:外面太危险,不敢去。
A小姐邀请她一起去图书馆,她说:要早起,起不来。
A小姐邀请她一起进一个项目群,做项目。她说:钱太少,还是不要做了吧。
A小姐邀请她去参加聚会,她说:都是不认识的人,不敢说话,算了吧。
然后,A小姐在一年以后,积累了两次马拉松的经验,去了很多个城市,考了雅思高分并出国,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甚至跳槽后,职业薪水翻倍。
而她依旧住在城中村,每个月等着3500块的工资,除去房租水电和伙食,不敢旅行,最大的寄托就是下班后煲剧。
她羡慕着别人,后悔着曾经,却从不想改变当下。
她对回国后的A小姐说,她对大城市的心死了,想回家考公务员。
但是发现公务员太难考了,竞争很大。毕业生和社会人士都考,岗位不多,没有编制,薪水不高,但是却需要有关系,还要百里挑一才能上岗……
她曾经拒绝A小姐,想留在的安全区都崩塌了。
她很绝望,说从未想过人生如此糟糕。
可是呀,我们的安全感并不来自“糟糕的事永远不发生”——虽然我们也希望如此。
更现实的安全感,是我们相信糟糕的事就算发生,我们也能应对。
所以,那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你要去尝试,你要去努力,你要有方向地去奋斗。
如果没有方向,那就从能做好的小事开始做起,积累信心和经验。
只要开始做了,就是成功的一步。至少,你不会死在舒适圈。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管多焦虑,请继续向前一步,不要放弃。
毕竟,不管你犯多少错,或者进展得多慢,你依然遥遥领先,那些不尝试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