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进化心理学》,严肃的科普读物让人肃然起敬,参考文献足足37页。内容上倒是通过二手知识的方式基本都已经了解,但总要自己读一下原著经典。
人类生存,两个重要问题,一为生存,一为繁衍。更细化分为生存、择偶、抚养、亲属关系和群体生活。本书主要讨论的部分是关于繁衍涉及的一系列进化适应性问题。
一、关于择偶
在择偶这件事上,男女有着不同的利益以及适应性问题,也都有不同的长期和短期择偶策略。女性长期择偶,偏好能够且愿意提供稳定生活环境的配偶,包括生理性的提供保护的能力,也包括提供稳定的经济资源的能力,这样能保证自己与后代安全且有保障的生存。对男性择偶的启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同时要给出愿意与女方分享自己经济能力的承诺和诚意。
男性择偶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找到繁殖价值更高的配偶,二是确保自己与后代亲子关系的确定性。年轻漂亮(低腰臀比、对称的面孔、大眼睛、亮泽的头发、光滑的皮肤等)意味着繁殖价值高。而婚前性行为被当作预测对伴侣忠诚度的一项指标。从利于择偶的角度讲,女性可以从外貌和忠贞两项入手,提升自己的美貌度,同时要更性抑制些,不随意发生性行为。
男性的短期择偶策略,主要是为了增加后代的数量,要解决的问题是短期伴侣的易得性,为此男性短期择偶会降低对女性的要求。而女性的短期择偶策略主要是通过短期关系挑选长期伴侣以及获得优秀基因,所以女性的短期对象常常是高攀对象。
现实生活中也常常看到,长期关系中,漂亮女人(高繁殖价值)往往有经济实力更高(高养育价值)的丈夫;短期关系中,男性可以频繁更换多个价值低的伴侣。暗合进化规律。
二、关于抚育和亲属关系
孩子是父母基因的载体,从进化视角看,如果未能成功繁殖后代,生物体为择偶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女性天生可以百分之百确定自己的后代,而男性却存在亲子不确定性。因此男性对于伴侣忠诚度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对后代的投资,这意味着女性的忠诚度表现会影响到自己丈夫对后代的养育投资。
我们和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遗传相关度是50%,和(外)祖父母、孙子(女)、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叔伯姑姨、侄子外甥的遗传相关度是25%,所以会对亲属付出更多的投资。
三、关于群体生活
合作让人类更好的存活,所以也进化出了相应的适应器。这包括朋友间的互利合作,也包括识别欺骗行为。群体生活当然也不免会有攻击和战争,同性战争多是为争夺配偶资源、社会地位等;异性之间也存在两性冲突,主要是择偶策略冲突、留住伴侣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冲突(比如家庭暴力)。
关于朋友,最佳策略是,一开始采取合作态度,然后根据对方的反馈一报还一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