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的最后一天,9月的主题作业是“年华”。
从月初主题出来,看到“年华”二字,我常常就在脑子里回想着自己的年华,该如何去书写。
活过半百,一生经历着多个不同的时间段。
无忧无虑被宠爱的童年,读书时自卑的少年,结婚后悲伤的成年,临近中年才开始的艰辛创业的中年,直到现在一切过后,还算幸福的晚年。可惜芳华已逝,仅以心态论年轻。
我的年华,最好的年华在哪里。每次想到这个时,我脑子里想到最多的便是高中毕业后去乡下当代课老师的那两年时光。
心是最公平的,它不会骗人,这样说来,那两年就是我最好的年华了。
最好的年华里,有着最多最美好的回忆,此刻,因着要完成的作业这支笔,随便一点,记忆就稀里哗啦地出来了。
1990年的暑假,高考落榜后的我,特别期待着开学。
这次开学,我不再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去学校了。这次开学,我是要去学校报到上班了。
这是爸爸早就在我读高中时就给我安排好的工作,每次考试成绩出来,爸爸就会说”考不上就去xx学校代课“。
说了两三年的这句话,这一次终于落实了。中心学区校长的爸爸,把我安排在了他管辖的乡下一个中学代课。
开学那天,爸爸和我各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简单的行李,把我送到了学校。
学校是乡镇中学,很大,坐落在路边大片的稻田的后面,走过一段宽的田埂路就到了学校。学校背后是大片的茶棵地(茶园)。
校门左边是一排排的教室整齐有序地坐落着,学校设有初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分三个班,总共就是九个班。教师有近二十人。
靠山最里面一排教师宿舍,都是未结婚的男老师。
右边是一栋两层楼的教学楼,楼上有会议室,有校长室还有已婚夫妻住的几间套房。
我的房间就安排在楼上中间的位置,也是一个套房,里面一间外面一间。不过是和一个老师同住。
她也是这次和我一样来代课的新老师,姓冯,比我大三岁,不高,微胖。
我住里间,她住外间。
里间一个大大的窗户,窗户前就是一张大办公桌,我的床就靠在桌子左边靠墙。
爸爸回家之后,我就开始收拾我的小天地了,我铺了喜欢的被子,挂上蚊帐,窗户上挂了喜欢的窗帘。又拿出了家里带来的一些书,笔记本等喜欢的东西,一一摆在桌子上。
晚上,当开学第一天的热闹褪去,一切安静下来。我打开日记本写下了自己步入社会的第一篇日记。
我写着,那天是我工作的第一天,其实也是我逃离自卑的第一天,或者说是我真正长大的第一天。
那天开始我不再是一个差生,不再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我可以工作了,可以拿工资养活自己,那天我是真正的自己。
我特别喜欢那个小房间,那里的一切都是按我自己喜欢的样子布置的,在那里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
那天我躺在床上,放下蚊帐,在这偏远的乡下学校,窗外是大片的茶园,窗外微弱的月光照在房间里,一切都是喜欢的样子。世界都是安静的,可是我的心却是澎湃的。我兴奋得无法入睡。
第二天,在学生的吵闹声中醒来,在走廊里来回匆匆走动的脚步声中醒来。我明白,我要工作了。
我的课程是初一两个班的英语和音乐。
那时的中学,英语才开始学,从26个字母开始,课程还好也不是很难。最怕的倒是走上课堂如何从容地讲,如何和学生和谐共处。
还好,因为自己才毕业,还处在学生到教师的过度阶段,我从一开始就用自己是学生的角度去教孩子,作为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就尽量去做那样的老师。
我知道学生都喜欢漂亮的老师,第一印象很重要。上课的时候,我尽量穿最漂亮的裙子,穿着新买的高跟凉鞋(因我个子不高,一直爱穿高跟鞋),扎着高高的马尾辫或者天气凉快时就披着一头披肩长卷发(自然卷)。
几节课后,我慢慢摸索着怎样提起他们的兴趣。我让他们分组做pk,每次上课时第一件事就是在黑板的左上角画个PK表。一堂课结束后一决胜负记分。一周统计一次分数,最高有奖品等。
我还带他们唱英文歌(现学现唱)。更多的是唱流行歌曲。
班上有三四个同学很有音乐天赋,流行歌曲唱得比我好多了。我就把他们几个人早上叫到河边练歌(学校旁边大马路的另一边就是一条大和,河滩上大片的干净的沙滩)。我让爸爸给我买了新的录音机,买了最新的歌曲磁带,把机子带到河边,让学生听跟着唱。到音乐课时常常安排学生带他们唱歌。
好在乡下的音乐课,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都是其他老师兼带,纯粹只是带学生玩玩,放松一下,也没有课本,唱什么歌,学校也不管。其他班级大多音乐课也是自习课。
慢慢地我和学生打成了一片。即使最后面几个高个子的爱捣蛋的男生,对英语和音乐也不反感了。
我的课时是每天上午一个班一节课,总共两节课,都在三四节课。上课的时间过得很快,也感到很快乐。
除了上课的时间,其他时间基本都窝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改作业或备课,看书,写日记,听歌。偶尔也发发呆,想想高中同学他们在干嘛,也写写信。收到信时也是最开心的时候。
那时的学生都是住校生多,周六下午放假,周日下午回校。偶尔有周末我不想回家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跟他们回家。我喜欢乡下朴实的村民,好吃的野菜。还有每个季节里的一些好吃的。捡栗子,砍洋芦节杆吃是我的最爱。和学生们边走边玩边吃,真正和他们打成了一片。有时候一路上也不忘带着学习一些英语单词,他们记起来也快。
学生们来自不同的村子,我常常周末轮流着去他们村玩,晚上就和女学生一起睡,第二天再和他们一起走路去学校。
和学生们在一起,我的日子是单纯的。但是,学校毕竟也是社会,其中也免不了有一些复杂不愉快的事情。
最头疼的就是吃饭问题。和冯老师同住一屋,刚开始也是一起烧饭吃的,但每次都是她烧给我吃。她带初一两个班语文课,基本都是在上午的一二节课,我在三四节课。中午饭就是她烧了。再说她家是在县城开饭店的,烧得一手好吃的。我一个连菜刀也没拿过的人,那烧得了菜。
到后面,她便不愿意和我一起吃了。很多次她都去别的老师那里烧饭吃。等我第四节课下课,到房间才知道什么吃的也没有,自己又不会烧。常常就一个人躲在里面房间里关起门来哭。
也经常有隔壁的夫妻老师让我在他们家吃饭,但是,也不能总在别人家吃。自己也不好意思。
吃饭问题是我走上社会的第一问题。我也曾恨过爸妈,过度的爱,让我到现在连青菜也切不来。现在我才知道,这是害我的第一步。后面的苦还有得我受的。小时候你有多娇气,多宠爱,大了那些该受的苦都要一一还回来。
第一学期结束,年后第二学期开始,我便自己带了烧饭的东西,准备自己烧饭吃。可是没烧几次,后面一排男老师一起吃的,经常让我去他们那吃饭,他们中有一个老师(也就是现在的老公)会烧菜,电磁炉上也能炒出美味来。
后面就跟他们混了。
再后来,第二年,学生升了初二,我也跟他们带初二。
很快,因为怀孕,而匆忙结婚。学期结束后便辞职了。
我的两年代课老师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匆匆两年,最好的年华,我从最初的简单快乐的少女,一转眼成了一个女人,一个怀孕又难产失去孩子的并不幸福的女人。
这些都是经历,也是财富,经过了才会懂,才会成长。现在的自己不后悔,很庆幸有那段快乐的最好的年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