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诗新读简题诗_诗歌©中国诗词大会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09:26 被阅读13次

长沙过贾谊①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②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

①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因受到佞臣排挤,得不到皇帝重用,最终郁郁而亡。

②谪宦:贬官。

名家点评

深悲极怨,乃复妍秀温和,妙绝千古。(邢昉)

后四句语语打到自家身上,怜贾正所以自怜也。(黄生)

赏析

《长沙过贾谊宅》写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刘长卿第二次遭遇贬谪,再次赴任南巴县尉,途经过长沙贾谊故居,遂作此诗。

首联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三年”谪居身死,这是贾谊的不幸;“万古”青史留名,这似乎是历史对他的弥补。这一句中在缅怀贾谊的同时,也暗含诗人自喻。一个“悲”字,既悲贾谊,更悲自己,奠定全诗基调。

颔联侧重描写贾谊旧宅中的萧条景象。斜阳夕照的傍晚,诗人独自来到贾谊故居,只见满院荒草寒木,触目所及都是荒凉的景象。遭到贬谪诗人本就心情郁郁,此情此景更加重了他内心的郁闷。

颈联是全诗高潮,意为:连素来为人称道的汉文帝都不能成为贾谊的伯乐,帝王的恩情果然如此寡薄吗?谪居长沙时,贾谊曾站在湘水之畔,哀悼与自己身世相近的屈原,可这无情的湘江是否又能传达贾谊的凭吊呢?诗人先赞扬汉文帝“有道”,但马上又斥责他“恩薄”,这种鲜明而激烈的情感对比扣人心弦。本句看似写贾谊,实是诗人自况:连“有道”的汉文帝都没有重用贾谊,当今昏聩的帝王又岂会重用自己?站在贾谊宅里吊念古人,又有谁会同情自己的遭遇呢?诗人用反问的语气,写出了自己明知却不愿意承认的事实,心情之矛盾,情感之黯然,都在这啼血带泪的控诉中,真切而感人。

全诗用词委婉,对仗精工,以古人事写今人情,表达方式含蓄,情感激烈,既有对不合理现实的控诉,又有对国家时局的忧虑。

相关文章

  •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长沙过贾谊①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②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

  • 南北朝著名诗人庾信,身居要职锦衣玉食,却大喊忧愁苦闷,何解?

    失意人刘长卿过长沙贾谊故宅,曾忍不住慨叹“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借助虚渺时空中那份天涯沦落人的共同经验...

  • 空城         ——诺儿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一座城,模棱两可 孤单伫立在荒野 一个人,沉默不语 寂寞悠哉在山郊 谁人知龙将...

  • 肆·寂寂江山摇落处

    “顾怀瑾,你的待客之道被狗吃了?”身着黑色长袍,眉如远山,长着一双潋滟的桃花眼,眼波流转便是万千风情,惊觉一池深不...

  • 古绝 叹梅

    东君偏怜花开早,摇落芳心入谁家? 不见蛱蝶翾翾处,泠泠含恨向天涯。

  • 寂寂摇落处

    每说到要去核酸,我立刻就开始积极准备背包,装水、酸奶、湿毛巾,戴上大草帽独自出发——去与荷约会。看,我...

  • 洪昇:怜君何事到天涯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辑。 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知晓白居易的《长恨歌》,词中一句“在天愿作比翼...

  • 送石榴(集句四首)

    其一: 世味年来薄似纱,(陆游) 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 诚知此恨人人有,(元稹) 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 提笔生情,落笔生花

    相思浓 雁潇潇,鹤翩翩,松柏苍苍枫叶丹, 秋意阑珊意未央。 山寂寂 ,水悠悠 , 情意脉脉系君心, 天涯相思无尽处...

  • 落花情

    余花摇落处, 满目是伤情。 洁身入故土, 来生待君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srhftx.html